最新資訊
玉溪元江:民族團結進社區 互助互嵌一家親
時間:2021-09-03 16:05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紅河街道紅河社區成立于2002年10月,轄有9個居民小組5537戶16501人,居住著漢族、哈尼族、彝族、傣族、回族、苗族、壯族、白族、黎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仡佬族14個少數民族,其中少數民族4053人,占社區總人口的69.85%,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融居的城市社區。長期以來,紅河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緊緊圍繞“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為總目標,以建設“和諧社區互助互嵌一家親”為主題,通過整體規劃,效果導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之花在社區越發絢麗多彩。特別是通過把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融入宣傳教育、基層治理和服務群眾中,積極引導各族群眾與黨和政府同心同行、同頻共振,推動建設互助互嵌式社區環境,促進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千年傳承的民族團結文化優勢轉化成了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生動實踐,在全縣社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中樹起了標桿。
在宣傳教育上下功夫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紅河社區始終堅持把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放全部工作的首位,把握大局、創新載體,各族群眾的凝聚力進一步得到增強。
一是加強教育“引”團結。以社區黨校、社區“家門口”老年大學等平臺為依托,把黨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等民族基本知識的宣傳教育列為“萬名黨組織書記大輪訓”“萬名黨員進黨校”和老年大學班的必修課內容,敦促社區、小組黨員干部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武裝頭腦,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個新時代民族工作主線上來,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由此著眼、往此著力,確保黨中央關于民族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二是強化宣傳“促”團結。社區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利用好社區宣傳欄、LED電子屏幕、小區微信群等平臺,常態化宣傳黨的民族理論政策、民族區域自治法;扎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通過在人員集中、人員流動較大的惠隆佳園廣場、住戶較多的小區開設宣傳咨詢、開展猜燈謎、文藝表演等活動,努力營造民族團結進步的良好氛圍,全面增強各族群眾“五個認同”,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
三是敦風化俗“育”團結。積極探索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有效載體和陣地,以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載體,舉辦了以“民族團結一家親”“傳承好家風、培育好家教”“學黨史、明初心”等為主題的道德講堂,不斷強化思想熏陶,讓民族團結進步理念、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引導各族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在基層治理上下功夫
穩固各族群眾互助互嵌根基
社區是基層基礎,只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為民的事無小事,為了把人民群眾大大小小的事情辦好,社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層治理理念,以改革創新基層治理,創新性地把“民族團結工作”融入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之中,推動民族團結進步與基層社會治理相融合,構建了“四清摸底、三方聯動、五級治理”模式,助推了治理模式的提質增效,全面提升了社區治理水平。
一是把基層組織的“根”扎進網格。把社區治理與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小區緊密結合起來,以治理成效檢驗創建成效,為整體示范創建增特色加亮點。針對惠隆佳園小區有來自本地、省內和省外的1800戶5320人,其中大部分是是棚改后搬遷入住的各族群眾的情況,為了讓各族群眾“進得來、留得住、過得好、能融入”,在基層治理中,社區按照任務相當、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則,將惠隆佳園小區劃分為3個商業網格、7個住宅網格,建立了小區黨建聯合體,下設7個網格黨支部,推選產生51名樓棟長兼任網格員,負責小區內社情民意搜集、治安維護、突發事件處置、人居環境整治、矛盾糾紛排解等日常工作;建立社區、小區業主委員會和物業“三方聯動”協商機制,每月組織召開“小區治理交流座談會”,切實解決各族群眾的揪心事、煩心事,推動形成自治局面。
二是把社區群眾的“責”融進網格。在社區內廣泛組織開展“我的家園我建設”活動,在為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的同時,組織社區內各民族群眾自覺參與小區人居環境衛生整治、規范車輛停放、嚴禁小區內散養家禽、疫情防控等等,凝聚家園共建的共識。
三是把共駐共建的“力”投進網格。整合轄區內14家駐區單位的資源優勢,通過組織共建、活動共辦、資源共享等形式,開展“法律服務進小區”、“文藝講習潤民心”、“家門口醫療服務”等活動,讓社區內的各民族群眾共享共駐共建的資源福利,切實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在服務群眾上下功夫
打造各族群眾共享共樂之家
社區牢牢把握黨中央關于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要求,把“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讓城市更好接納少數民族群眾,讓少數民族群眾更好融入城市”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著力“三個堅持”致力做好“服務”文章,穩妥推進城市民族工作和相互嵌入式社區建設工作,積極打造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平臺,努力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一是堅持和諧互利、搭建平臺,抓實抓好基層設施建設,為更好地服務各族群眾提供了陣地保障。社區按照“三站兩園”(生活驛站、紅色驛站、文體驛站、黨員愛心菜園和休憩園)功能布局,建成了集黨群服務、黨性教育、文體活動、函授教育、醫療健康、居家養老、休閑體驗七大功能區21個功能室的黨群服務中心,為社區各族群眾提供親子、養老、醫療、就業、文體等便捷服務。針對轄區內的失地農民和進城務工的各族群眾,定期舉辦了“民族特色糕點制作班”“家政培訓班”“挖掘機駕駛員培訓班”等活動,不斷提升各族群眾就業創業能力,幫助各族群眾更快的融入城市生活;針對轄區內的務工人員子女、留守兒童和平常放學后家長沒時間帶孩子的情況,開設了“五點半”課堂和寒暑假作業輔導班,由志愿者輔導作業,帶領孩子做游戲。定期開展的“快樂閱讀幸福成長”閱讀活動、“石頭畫”等活動也不斷豐富轄區內各族兒童課余生活;為了方便轄區群眾提升學歷,依托玉溪師范學院深大優秀的師資力量牽手舉辦成人教育,設置法學、會計學、市場營銷等多個專業。以便民、親民、安民、暖民”的服務,充分實踐“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提升了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堅持開放包容、凝聚共識,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活動,增進各民族間感情交流,促進各民族文化交融創新發展。把弘揚傳承少數民族文化作為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在社區“老年大學”開設了少數民族語言班和民族文化交流課;利用傳統節日和民族節慶日活動,組織開展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眾鄰團圓一家人”“民族團結運動會”“中秋猜燈謎”“民族文藝匯演”等等一系列“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各族群眾匯聚在一起,分享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傳統,增進了民族之間的感情和文化認同,構建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三是堅持守望相助、匯聚力量,以志愿服務傳遞民族團結的正能量。社區把熱心服務的各民族干部、黨員、教師、個體戶等組成志愿服務隊,協同街道掛鉤工作隊員、駐片民警、社區機關干部等隊伍力量,通過開展“冬至送暖”、“免費義診”、“免費理發”等志愿服務,用真心、愛心、熱心去服務各族群眾,切實增進各族群眾之間的了解和溝通,積極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有效的將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推上新臺階,各族群眾向上向善、互助互進已蔚然成風,切實建設了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為引領、各族群眾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美好家園。
(元江縣委統戰部供稿)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
上一篇上一篇:玉溪元江:打炭村民族團結進步 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下一篇下一篇:玉溪元江:鑄牢民族團結基石 共建和諧幸福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