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玉溪元江:一座民族文化資源豐盈的寶庫
時間:2021-09-03 16:07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中南部,地處東經101°39′~102°22′、北緯23°18′~23°58′之間。東與石屏縣毗鄰,南與紅河縣相連,西與墨江縣接壤,北與新平縣緊鄰。國土面積2858平方千米。轄3個街道辦事處、2個鎮、5個鄉。《元江縣統計年鑒》(2017年),全縣總人口為210160人,漢族38141人,少數民族172019人(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白族、拉枯族等世居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81.85%。追根溯源,據《明史卷三百十四 列傳 第二百二云南土司二》載:“元江,古西南夷極邊境,曰惠籠甸,又名因遠部。南詔蒙氏以屬銀生節度,徙白蠻蘇、張、周、段等十姓戍之。又開威遠等處,置威遠瞼。后和泥侵據其地。宋時,儂智高之黨竄居于此,和泥又開羅槃甸居之,后為麼些、徒蠻、阿僰諸部所據。”由此可見,元江縣大約在唐朝中后期就是哈尼族、彝族、傣族等先民聚居的地方。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各少數民族創造了異常豐盛的燦爛文化。
一、特色文化資源的主要內容、活動、特點及影響
(一)房屋建筑
1.哈尼族
哈尼族喜歡在向陽開闊的山腰建寨,村寨背后多是蔥郁的古樹叢林和灌木山坡,被稱之為“風水林”“水源林”加以保護,村前遍布著層層梯田,一直延伸到河谷。居住房屋一般是土木結構、土墻木柱的平頂土掌房或瓦房,如今逐步普及鋼筋混凝房。火塘是哈尼族家庭中全家人團聚的“核心”,是缺一不可的,相關的生產生活安排、家庭成員情感交流、子女的社會教育都在火塘邊進行,家中的火塘無論燒煮食物與否,全年保存火種,永不熄滅。
2.彝族
彝族村寨,一般坐落在開闊明朗的山坡或山梁子上。住宅多為土木結構的樓房,俗稱“土掌房”。房頂用土筑成平面,既可防火,又可做曬場,也是男女老少娛樂活動的場所。房屋結構一般是正三間兩耳房,為上下兩層,中間有一個長方形的天井,構成四合院,如今逐步普及鋼筋混凝房。
3.傣族
喜歡臨水而居,2000年前以土木結構的“土掌房”為主,如今大部分為鋼筋混凝房。
(二)民風民俗
1.哈尼族
(1)民風
哈尼族相互之間重諾言、守信用,團結和睦,保持著重禮節、尊老愛幼、非我物不取的道德風尚;外出路上不論遇到熟人或陌生人,不分男女、不分民族,總是笑臉問候,禮貌讓路;上山狩獵,當獵獲野物時,見者分一份,分享喜悅。還有自議村規,共同遵守民約傳統。一般一年議一次,訂下的鄉規,任何人不得觸犯,村規民約成為村民行事行為規范準則。若違犯一般村規,罰款或罰勞役去修路搭橋;若違犯重大鄉規,如偷盜耕牛、強奸婦女等,其家人必須自取麻木棒當眾責罰。
(2)民俗
①婚俗
哈尼族實行一夫一妻的血緣外婚制,嚴禁同宗、同姓婚配。哈尼族未婚青年男女享有充分的社交自由,常用歡樂的節日來談情說愛、選擇對象。經過說親、訂親、訂婚、迎親等程序,完成結婚儀式。新娘在出嫁日離開娘家時,有哭嫁的習俗,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和同齡姐妹的分離之苦。
②生育
哈尼族女孩初婚后多半要度過一段“不落夫家”的生活,一旦懷孕,便回夫家定居。孕婦必須在火塘前分娩,而且身體必須直對屋脊,不偏不斜。嬰兒娃娃墜地后,立馬將事先備好的筍葉剪成人像懸掛在母子床鋪的上面,表示保護嬰兒,同時在門頭上插上黃泡刺象征辟邪驅魔。一般在次日早晨,給嬰兒取名,如是男嬰則必須根據家譜父子連名制取名。
③喪葬
哈尼族曾經歷過漫長的火葬時期,直至清代中葉以后,火葬習俗才逐步演變為木棺土葬。哈尼族村寨多選擇一座離村寨不遠而又看不見村寨的向陽山梁作為同宗的公共墳山,凡正常死亡者,都要送到同宗的公共墳山去埋葬。年長者在家中正常死亡,家人為死者宰殺牛,三頭以上喪牛的人家,即可舉行隆重的“莫搓搓”葬禮。“莫”為老,“搓”為跳,意為死亡的人跳舞。出殯前一晚,青年男女聚集在喪家的房前屋后,跳“莫搓搓”,擂敲铓鼓不止,通霄達旦。“莫搓搓”出殯儀式極為隆重,貝瑪吟唱著娓娓動聽的古歌和送葬歌,全村男女老少和外村前來參加奔喪的親朋好友搖扇子跳“莫搓搓”舞,整個隊列圍繞喪家房屋團團游轉,大號嗩吶長鳴,敲铓擊鼓,哭的哭、唱的唱,直至翌日將靈柩抬出“寨門”為止。
④節日
哈尼族糯比、糯美支的節日有“十月年”“黃飯節”“苦扎扎節”“喍奢扎”及墮塔支的“曼首早”、梭比支的“九祭獻”等最獨具本民族特色的節日。
哈尼族十月年
哈尼族糯比、糯美支的“十月年”:哈尼語“米索扎”“年收扎勒特”。節日從十月的第一個辰龍日開始,至申猴日結束,歷時5至6天(現以農歷十月初十、十一、十二日為十月年)。年節期間各村寨铓鼓聲不斷,人們相互探親訪友,趕場聚會。青年男女在村中蕩秋千、蕩磨秋和轉秋等健身活動。年節里凡出嫁的姑娘都要返回娘家恭賀節日,娘家的同宗親屬都要以好酒好肉設宴款待,并送給一塊寬圓的大糯米粑粑和一個煮熟的雞蛋。哈尼人素來熱情好客,年節期間宴請附近其他民族的親家好友來作客。客人返回時要送上一大塊糯米粑粑和用芭蕉葉包著的腌肉、穌肉、豆腐圓子之類的食品。哈尼“十月年”已成為各民族兄弟交往的節日盛會。
墮塔支的“曼首早”(即春節),墮塔人與漢族同時過春節,但年節內容與活動方式較多地保持著本民族固有的特色。奇妙的“汁厄度”就是節日里獨具特色的年節活動。春節正月初三到初五的3天內,全村按戶分作3大組,一組輪一天,每天下午舉行盛大的“汁厄度”活動。“汁厄”是酒,“度”為喝,意為全寨人舉杯歡慶、痛飲幸福酒。按傳統規矩,當太陽稍為偏西,輪到的各戶當家男子,在一片歡樂的铓鼓聲中,將烹制好的各種美味佳肴和燜鍋酒,用小篩子端到“街心”,順序擺在早已鋪墊好的長長的篾墊上。宴席多達數十米,場面極為熱烈、壯觀而神奇。“汁厄度”開始,眾人便莊嚴而粗獷地發出一陣陣“收——羅”的呼喊聲,表示除舊迎新,祝賀五谷豐登、人畜康泰。隨即一位長輩男子手持鼓椎,有節奏地擂擊皮鼓,铓鑼敲擊伴奏,隨后兩個德高望重長者手持棕扇,踏著古樸雄渾的鼓點,扭動腰桿和臂部,風趣地聳肩甩臂,盡情舞蹈。繞席一周后,眾人隨即離席起舞,宴席變成歡樂的“舞海”。直到現在,“汁厄度”活動在許多墮塔人村寨仍然盛行著。
“黃飯節”:每年陽春3月,哈尼族在布谷鳥的叫聲中,約定一個屬羊的日子過“黃飯節”。這天,家家戶戶都備辦美味佳肴,用“染飯花”汁水浸泡糯米,蒸出噴香的黃色糯米飯,煮好紅雞蛋,向報春的布谷鳥虔誠敬獻。
“苦扎扎節”:每年農歷5月的第一個申猴日起,哈尼族就要過傳統的“苦扎扎節”,歷時3至5天,是預祝“五谷豐登、人畜康泰”的隆重節日。人們騎磨秋、蕩秋千,跳鼓舞和扇子舞,彈三弦、吹笛子、吹嗩吶、吹樹葉,盡情歡樂。村村寨寨殺豬宰牛,舂糯米粑粑,宴請親戚及其他民族的好友。節日最后一天下午,當家男子用篩子端著酒肉佳肴到磨秋場上會餐,人們圍坐在秋樁四周,相互敬酒、敬食,預賀吉祥、豐收年。
“喍奢扎”:每年農歷8月,哈尼族各村寨均由老者或貝瑪擇定吉祥日過“新谷酒節”,哈尼稱之“喍奢扎”節。節日當天各家各戶從田間割回一把即將成熟顆大粒多的谷把,捆扎后倒掛在堂屋右后方山墻上一塊小篾笆沿邊,然后勒下谷粒百十粒,放進酒瓶內泡酒。午餐宰雞備辦一桌美味可口飯菜,請鄰居長者到家里喝“新谷酒”,意在向長者討吉祥的祝福。這餐飯人人都要吃飽,傳說只有這樣,來年才會糧食滿倉、禽畜滿廄。
梭比支“三月節”:每年農歷3月,即哈尼人的臘月,清水河一帶的哈尼梭比人要過傳統獨特的三月節。這個節日主要是祭祀。節前各家出動人下河捕魚、進山捕白鷴鳥(梭比人認為這是最清秀的祭品)來祭獻祖先。節日3至5天,人們穿著節日盛裝,主祭人兩耳掛著紅色的白鷴鳥腳,白天黑夜守在祭臺上,眾人則滿身插上鮮紅的櫻桃花,由铓、鼓伴奏,于臺前邊歌邊舞,表示祭祖的虔誠心愿。
⑤宗教信仰
哈尼族信奉原始宗教,相信萬物有靈,這種信奉多神靈的原始宗教,表現出人們的“靈魂”對祖先、自然物、圖騰的崇拜,并且間雜著各種各樣的巫術活動。通過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的方式,這種原始宗教被世代承襲,流傳至今。哈尼族信仰原始宗教所崇拜的對象主要有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天神、地神、水神、樹神等神靈)。哈尼族的神靈祭祀活動,名目繁多,有三月的祭山、六月的祭水、七月的祭天等祭祀活動。每年開春,各村寨要在村頭殺豬宰雞,祭祀樹林神,以保護村民和牲畜平安康泰,五谷豐登。哈尼族男子每到生日必須“叫魂”,務必使離散了的“魂”被叫回來附在肉體上,以保平安。人們生病是“魂”離開了人體,有病便須請“貝瑪”用雞骨、雞蛋或稻草占卜“魂”的去向。隨即“貝瑪”念誦咒語,殺雞宰鴨,祈求神靈的寬恕,將病人的“魂”叫回來,恢復健康。“貝瑪”雖是巫術的維護者,但在一定程序上又是哈尼族本民族歷史文化的保存者和口傳者,是哈尼文化的傳承者。
⑥ 禁忌
年節禁忌
在哈尼族的每一個節日里,都有紛繁的宗教祭典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充滿了很多神秘而嚴肅的禁忌,最為典型酌禁忌有以下幾種:
“十月年”“黃飯節”“苦扎扎節”開始的第一天,所有村寨都禁止本村寨以外的人來做客。即使有外客,也不準客人吃這一天用以祭奠而殺的牲品(包括出嫁的姐妹或女兒也在被禁之例)。
年節里插在自家門頭或大門左右的那團粑粑,是家人團結和睦的象征,禁止任何人挪動它。
生活禁忌
男女青年成婚后不能吃以下食物:不能吃腳趾殘缺、禿尾、少羽毛的飛禽;不能吃會自食其兒的鳥、蛇等物,也不能吃不會自孵小鳥的鳥;不能吃孤鳥、孤魚、孤獸肉;不能采獨花、不能食獨果,若吃了上述食物,就會生怪胎、生獨兒或養不活的兒女;嚴禁在火塘面前吐痰,他們認為這樣做是欺火神;嚴禁在家中或村里談論生六指、雙胞胎、缺嘴的事;忌諱在日蝕、月蝕時結婚,認為日、月蝕均為一種不祥的象征,在這個日子里成婚,以后生的兒女會有生理缺陷;忌諱用毒藥到河里毒魚,他們認為這樣做會惹怒河神,引來無窮的水災或旱災。
2.彝族
(1)民風
彝族具有熱情好客、吃苦耐勞、互幫互助、鄰里和睦、尊老愛幼、熱愛學習的傳統美德。
(2)民俗
①婚姻
彝族實行一夫一妻的血緣外婚制,同姓同宗一般不通婚。青年男女婚前有社交和戀愛的自由,通過“跳樂作”“對山歌”“歡度節日”“趕草坪街”等活動,結識情伴,互表衷情。特別是聶蘇頗的“阿哩情”很有風味,每逢農閑季節或節日,是青年男女用對唱情歌“阿哩”來談情說愛的好時光。他們真心相愛以后,方告之家長,男方便請人去說親。討得姑娘的生辰八字回來后,還得請人去“合婚”,若能“合婚”,媒人就帶著男方到女方家吃“訂婚酒”,定下婚期。到娶親日,按彝族的規矩,均要騎馬坐轎。男女雙方家都要辦酒席,宴請三親六戚來喝喜酒。
②生育彝族稱為“喜事降臨”。婦女生育后,姑爺要到岳父母家去報喜,并攜帶一瓶酒、一只雞。生男孩抱著母雞去,生女孩抱著公雞去。岳父母看到姑爺抱來的是母雞,就知道女兒生了男孩,收下母雞,換只公雞給姑爺;姑爺抱來的是公雞,知道女兒生了女孩,換只母親給姑爺。換回的雞只準飼養,不準殺吃。報喜后,岳母要到姑爺家給女兒送禮,禮品是白酒五瓶,背單一個,尿布一整套、衣服一套,雞蛋數十個。在“坐月”期間,親戚、朋友家都要來送雞蛋。孩子滿月時,要請送蛋的親朋來“喝喜酒”。
③喪葬家里有人逝了,鳴槍為號,向左鄰右舍報喪。人們聽到槍響,紛紛奔到逝者家里,幫助料理后事。若逝者為老母親,得派人向外家舅舅報喪,報喪的人必須是宗族中較親近的小輩人。他拿著逝者生前結婚時娘家陪嫁的物品,如耳環、手鐲、銀鏈等,親手交給舅舅家的人,敘談逝者的病情、逝因以及葬禮的打算和準備情況。到送葬的頭一天,舅舅家拉牛趕豬,牽羊抱雞,帶著報喪人拿回來的逝者遺物來參加喪禮。一到村外,便有許多人哭著迎接舅舅進家,連忙擺起酒席盛情招待。逝者的女兒邊向舅舅敬酒邊哭訴母親的恩德,并懇求舅舅把母親遺物賜給他們。服喪期間,要請貝瑪來主持辦喪事。首先由貝瑪根據逝者的八字屬相來卜算安葬日期。在出殯的頭天晚上,貝瑪要念誦“指路經”并“理家譜”,有的能背出幾十代以上祖宗名字。他們認為通過“理家譜”并指路,可以引導逝者的靈魂沿著祖先曾走過的遷徙道路尋找到祖先們所在的地方。貝瑪還要頌揚逝者一生的功德。送葬后,棺木土葬,壘石建墳。各宗族有自己固定的墳山,他人不得介入。青年男女不幸去逝去,出殯時跳“樂作舞”相送,直至墳上,表示對逝者的告別。
④節日
彝族的主要節日有“掌臘”“咪嘎函”“除臘”“體臘”“合博呆臘”。但現行還過的節日只有“掌臘”“體臘”“合博呆臘”3個節日。
“掌臘”,即過年。每年臘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這3天是彝族人的過年節,彝語之意為新的一年轉回來了。而“掌臘”不僅僅指過年之意,另外,臘月二十四這一天晝夜時辰相等,結束了一年中夜長晝短的時辰,開啟了晝長夜短的時節。
“體臘”,即六月二十四火把節。火把節一般歷時三天三夜,分為取火、玩火、送火三個階段。火把節期間舉行的祭祀、文藝體育、社會交往、產品交流四大類活動是彝族文化體系嚴整、完備的集中體現。彝族火把節歷史悠久,群眾基礎廣泛,覆蓋面廣,影響深遠。火把節充分體現了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保留著彝族起源發展的古老信息,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科學價值;火把節是彝族傳統文化中最具有標志性的象征符號之一,也是彝族傳統音樂、舞蹈、詩歌、飲食、服飾、農耕、天文、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載體;火把節對強化彝族的民族自我認同意識、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火把節作為彝族人民與各民族交流往來以及促進民族團結都有現實作用。
“合博呆臘”,即祭月亮,漢語為中秋節,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是彝族人的“合博呆臘”節。八月十五日夜晚,彝族家家戶戶將蒸熟的蒸糕、水果、蜂蜜、佳肴,香燭端上擺在天井里的方桌上,待到冉冉升起的月亮光照到方桌上時,全家老少圍桌而坐。然后,一男性長者口中念念有詞,邊念邊取方桌上的少許食物、水酒于置在篩子里面的3個小碗和6個酒杯里面,當長者將祭品恭恭敬敬地端到堂屋里面靠墻的供桌中央擺放完畢以后,全家人才能動筷子喝酒,與月亮里面的嫦娥共度中秋節。
⑤宗教信仰
彝族信奉以萬物有靈、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圖騰崇拜為主要內容的原始宗教。凡是日月星辰、風雨雷電以至山、石、林木、水源等,都是崇拜的對象,不少村寨有“祭山”“祭龍”和“祭水源”的原始巫教活動。貝瑪是彝族的傳統祭師,是主持各種祭祀活動的宗教人物。加之貝瑪懂得老彝文,掌握著各種經書、經典,有的還懂得天文、歷法、醫藥以及本民族的歷史和傳統等,他們是彝族的知識分子,是彝族傳統文化的傳播者。貝瑪不脫離生產,宗教活動不是他們的固定職業。他們是彝族中較有威信和影響的人物。貝瑪的主要職能是:主持喪葬、安靈、送靈儀式,主持平日祭祀;主持招魂、禳災、驅鬼、治病、合婚、預卜等。他們使用的傳統法器有:篾笠、氈紗、經袋、道鈴、卦簽等等。作法時一般手持法器,保持一定的姿勢,口念經咒。
⑥禁忌
生活禁忌:不得騎馬進別人寨里,否則是對別人的輕蔑,要賠禮道歉;產婦不滿月不得進別人家里坐,否則將遭到他人的蔑視;女人的舊衣服布,不能用來補男人的衣服,若補了,男人將會自感羞辱;不能坐在舂米碓上,認為人坐過的米碓,米就不干凈;小孩掉牙,掉下牙丟到樓上,掉上牙丟到床下,認為這樣做來日才會長出新牙;任何人都不能坐在門坎上,認為人坐門坎將擋住財神進家的路。
祭祀禁忌:祭龍樹時,除貝瑪外,不許任何人到貝瑪臺的范圍內,誰觸犯,就是對龍樹的不尊敬,認為會有災難降臨。凡參加祭龍樹者均需叩頭,認為誰不叩頭,將會招來厄運。春節期間,不管是早飯或晚飯,不獻過天地、祖宗不能開餐,否則將會被斥責為對神和祖宗不尊敬。
彝族山蘇支的祭山節期間,任何人都不準動鋤挖地,認為動鋤就會觸怒山神,帶來兇災。
3.傣族
(1)民風
任何人到了傣家村寨,傣族男女老少都十分熱情地打招呼。進到家中主人會象接待親戚一樣,不僅用禮貌用語招呼,還用土特產來接待你。若沒有吃飯,就會拿出牛肉干巴、腌鴨蛋、干黃鱔、米酒來招待你。傣族歷來以出口傷人為恥,以開口有禮貌為榮。家庭、鄰居之間,很少發生吵鬧和爭執。“疼病互安慰,有難眾人幫”是傣族的傳統美德。誰家有病親戚和鄉鄰經常去看望和安慰。誰家起房蓋屋或有什么難處,都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分內事,往往不待主人家來邀請,就主動去援助幫忙。
傣族性格溫柔,家庭和睦,夫妻之間恩愛相處,互相體貼、關懷。老年人在家庭中受到尊敬。調解家庭或村寨糾紛,必須有老年人在場,尊重老年人的意見。在傣族村寨里,若以全寨的名譽殺豬宰牛,從肉到肝臟腸肚,都要按全寨戶數平均分配,每戶一份。
(2)民俗
①婚俗 傣族婚俗上,青年男女雙方以“串寨”“對歌”“照電筒”的方式求情,在交往過程中相識、相知、相愛,互訂終身后,悄悄告訴各自的母親。若雙方父母商量后均同意,便可結成美滿的婚緣。青年男女相愛以后,男方便要求父母到女方家提親,傣家將此舉稱為“喝喜酒”。屆時,請兩男兩女做媒人,帶上一只雞,一只鴨,一盒飯,一對手鐲。到了女方家,若女兒和父母均同意,便收下男方家送來的禮品。議親從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經濟生活、父母情況等諸方面進行比較,通過邊吃邊議后,讓女方父母最后定奪,若同意這門親事,女方父母便提出要求、條件及娶親的日子。男方家必須按女方家的要求準備好禮品,即:銀手鐲兩對半(一只是送給姑娘的母親作奶水費)、大銀泡四兩、小銀泡一斤二兩、菜兩挑、豬兩頭、狗兩只、雞鴨各一對。
傣家舉辦婚宴一般要分作兩天進行。第一天男方家挑著殺好的豬、雞、鴨各一對及蔬菜兩挑、米酒兩挑,并帶上新娘所需的銀飾和服裝,請伴郎四至六人,伴娘二人,說親時的兩男兩女媒人及廚師若干等前往女方家送禮并參加婚宴。到了女方家,男方去的人要協助女方家做飯菜。席間相互認親,相互說一番禮節性的話。但新娘和伴娘不入席,不見面、躲起來,有意讓新郎家的媒人及伴娘去尋找,以此來拖延時間。傣家人認為,女兒這樣做,是對養育自己的村寨及父母的懷念和依戀。以此同時,新郎家的伴郎要去把新娘家的水缸挑滿,否則,就不能把新娘接走。
新娘到了男方家門口,長者們要用刺顆把在新娘身邊揮幾下,以示將跟在身邊的鬼趕跑。接著,用紅、綠線做成的線圈讓新娘、新郎套三次,以示讓夫妻從此后團圓恩愛永遠。隨即,媒人將兩個雞蛋飯團交叉著遞給新郎、新娘,摸一下后就表示吃下連心飯了。最后由長者拿來火柴頭放在門坎上,讓新郎、新娘一起踩下后用水澆滅,以示一切不吉利的事已毀于門外。新娘進入新房,伴娘陪伴過夜。雖是新婚之夜,新郎不得同房。第二天,由新郎及伴郎將岳父母及三親六戚請到男方家來認親。新娘在夫家住三五天就回娘家居住,直到有了孩子,夫家才去將新娘接回來長住。
傣族有“上門”的習俗。姑娘愛上哪個伙子,要求父母托媒人到男方家去說親。婚事說成后,由女方請伴郎三人、媒娘三人,帶著雞鴨各一對、紅糖兩斤、白酒兩斤和一些蔬菜,中午起程去迎親。去到男方家,由女家父母親手宰殺雞鴨,宴請村中的長者和至親,直到吃喝到太陽偏西,男方家才允許“上門”的兒子出行。到了女方家門口,長者們用點燃的草把在新郎身上繞一轉,接著繞紅線三圈,表示已將男方的身心拴住。“上門”的男子,要跟女方同姓,妻之弟妹稱其為哥,同享女方村中男性的一切權利,不受歧視,但生下的男孩卻要恢復原父姓。男方在女方家生活幾年后,待女方弟妹均已成人,是否繼續住在女方家或帶著妻子回自己家可以聽便,女方父母不會有任何非難。
②生育 傣族取名方式有獨特的習俗。傣族取名一般按性別、按排列取名,男性和女性的名字有嚴格區別。男性的排列是:巖(老大)、季(老二)、冒(老三)、賽(老四)、約(老五)等;女性排列是:月(老大)、依(老二)、安(老三)、艾(老四)、廖(老五)等。男女名后的字,一般則是根據其父母對兒女所要表示的意思而取。如:男性“巖”后邊字“罕”(傣語為“金子”),其父母的意思是對自己的老大,要象金子般愛惜。女性“月”后邊字“香”(傣語為“珍珠”),其意思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男性“季”后面字“溫”(傣語為“甜”),父母希望生活過得如糖似蜜、幸福美滿。女性“依”后面字“廣麗”(傣語為“好”),父母希望女兒康泰無災。傣家人認為按傣家取的名字稱呼,才顯得更親切、莊重。所以說傣家人只要提到名,便可知他是男是女,排行第幾個。
③喪葬 傣族的喪葬習俗十分隆重,特別是老者死去,三親六戚和村里的鄉鄰都要拉著牛、抱著雞、鴨祭獻,至親好友還要到靈柩前哭喪,傣家稱作“卡里”,即向死者討回“福氣”,求死者的靈魂保佑。傣族葬禮實行傳統的木棺土葬。出喪,需要舅父擇定吉日良辰。出喪時,親友披戴白色孝布拜于門外,死者的長子還需手持一把大刀垂首跪拜。靈柩從跪拜的眾親友頭上緩緩抬過,親友們一字成行跪拜過棺三次,兩次跪朝村寨,一次跪朝村寨外方向。親友們跟在抬靈柩身后一直相送到選定的墳山上。安葬地是用丟生雞蛋來選擇的,雞蛋破裂在哪里,就在哪里安葬。凡是兇死、暴病死、孕婦死亡、難產死亡,患水腫病死亡者,一律通行火葬。出喪前一天,將死者焚燒于大火中,第二天捧骨灰入棺,舉行與上相同的葬禮。
④節日 傣族主要節日有“過年”和“花街節”。
過年:大年初一凌晨公雞報曉,當家男人爭著去挑水,凡挑水者都要放鞭炮,表示歡歡喜喜地迎接新的一年,并要在黎明前將一天用的水挑夠,表示對婦女的關懷。過年時間一般是6天。初一這一天不興串門請客,不能吵嘴,不說污穢語和不吉利的話,不能有越軌行為。這樣在新的一年里生產、生活才會順利。初二或初四這兩天,出嫁的傣家婦女要請著丈夫、耍著獅子、挑著麻脆粑粑及美味佳肴去給父母拜年,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初六這一天各村寨都要舉行隆重的辭舊迎新活動。傣語:“溫嫩”大日子之意。“溫嫩”在早上舉行莊嚴的儀式,參加儀式的人們將各人手中事先備好的一把谷子撒向四方,表示新的一年里,要用勤勞的雙手辛勤耕耘,迎來五谷豐登。接著鳴槍隊高舉火藥槍一起對空連續鳴放,鞭炮聲、铓鼓聲相應而響,一派喜氣洋洋的歡樂情景。儀式畢,主持人當眾宣布,午飯擺“團圓宴”,全村寨男女老幼歡慶會餐。以此相互祝福,增強全村寨人的團結和睦。
“花街節”:是元江傣族的獨特節日,也是傣族男女青年愛情生活中的一種重要風俗。“花街節”一年過兩次,一次是正月初七的熱水塘花街,一次是五月初七的大水平花街。兩次花街均是傣族男女青年聚會對歌擇偶的良日,為擇得心愛的情侶,男女對歌有時會持續幾個小時。對歌中,不論男女,跟別人對歌時要將自己的面孔用一塊漂亮的花毛巾蒙起來,人們稱其為“蒙面情歌”或“蒙面情歌節”。現代“花街節”期間,姑娘們還進行選美比賽、潑水、表演歌舞等活動內容。節日里,遠方的游客和附近的漢、彝、哈尼等族人民群眾也前來同歡同樂,享受節日的甘美與快樂。“花街節”已成為各民族兄弟姐妹相聚的盛會。
⑤宗教信仰傣族信奉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崇拜的對象主要有天神、地神、龍樹神和祖先神靈。天旱無雨,就祭獻天神,求天神降雨;莊稼多災,就祭獻地神,求地神為莊稼除災,保佑五谷豐登;寨中多災多難,就祭獻龍樹神,求龍樹神消災免難,讓村寨康泰吉祥。逢年過節祭獻祖先神靈,求祖先保佑家人和睦相親,多福多祿。主持這些宗教活動的職業者,男性稱為“波勐”,女性稱為“米勐”,這些人專為人們占卜治病驅鬼,為寨子“驅鬼驅邪”職責。人們普遍認為,年事高長壽的老者,是有福分的人,他們死亡后,靈魂將成為家神,護佑村寨和后人的安康。老者亡故時,親屬虔誠地哭喪,就是乞求老者神靈的保佑和恩賜。在世的高壽者生前深受人們的尊敬,過年過節時,親屬和鄉鄰都要來向他拜年,從老者口中討個吉祥,同時沿襲和傳承了傣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4.白族
白族,是一個知書識禮、勤耕善織、尊老愛幼的民族,在社會生活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風民俗,受到本民族的一致推崇。
(1)民風
白族向學心強。家庭經濟生活無論貧富,家長一直鼓勵自己的子女接受學校教育,多學習知識長本事,期盼自己的子女成才成人。白族尊師重教風氣濃郁。家長要求子女在校遵規守紀,尊重教師,刻苦學習,不辜負師長的教悔。鄉民對能夠嚴格管教學生的教師,十分愛戴和崇敬。白族的道德觀念很強。族有族規,鄉有鄉規,家有家規。若違反族規,由族長召集族親,于家廟經堂前照族規議處;若違反鄉規,由召集鄉民,于村旁鄉規樹下照章議罰;若違反家規,則由家長責罰。白族自尊自愛。白族從不隱諱民族身份,兩個族人相見,就要親切地講白族話。長期外出的人,無論官職有多大,地位有多高,回到家鄉面對親人要講白族話,否則鄉人會責斥其忘本。白族夫妻不輕易鬧離婚。人們認為,鬧離婚的夫妻,良心丑毛病壞,都不是好樣的。離婚次數越多,人格越賤,并把這當作家訓加以制約。所以說白族人在外讀書謀事多年,夫妻兩地分居,即使官尊位顯,也尊重在家守候公婆的妻子,并不隨便拋棄。白族擅長書畫,善于文飾廟宇、祠堂和居家。金粉油漆匾、聯隨處可見。殷實富戶照壁門墻,多以墨、彩畫“福壽圖”“松鶴圖”和用名人直幅字畫裝點。喪堂貼滿族人悼念的挽聯;辦喜事和廟會多張燈結彩。
(2)民俗
①婚俗婚俗,雖與漢族相近似,但具有本民族的特點。舉行婚禮的頭天,新郎為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要到女方家偷煎粑粑吃。女方家為考新郎,把油、鹽藏匿起來。可聰明的新郎早已胸有成竹,巧妙地取出油、鹽,輕手輕腳地生火煎粑粑。煎熟吃了后,去告知岳父母,倆老望著新郎眉開眼笑,頻頻點頭稱贊新郎。
在娶親日,白族還有給新娘送“五寶瓶”的習俗。即由一童男在新娘上轎時將“五寶瓶”奉送給新娘,祝新娘來日幸福美滿,事事吉祥。新娘到達男方家,門口有一位福壽雙全的老嫗婦迎接。嫗婦迎新娘,一來表示對女方家的尊敬,二來要進行“考口福”。當新娘走近門坎,老嫗婦便問道:“金子銀子咯有帶著來?”新娘答道:“已帶來!”。通過幾個回合的問答,嫗婦才點頭喜笑,放新娘進門。口中大聲念道:“有口福,有口福,來日恩愛又幸福”。新娘也必須禮貌地回答道:“謝謝大媽的祝福!”
②生育白族婦女在生兒育女時,其婚前接受過認親戚禮物的至親厚戚,如姑父母、姨父母、舅父母等,必須照例以紫米、紅糖、雞蛋、米干、雞等滋補品饋送(一般是頭胎,以后視對方經濟條件行事)。嬰兒滿月,要由娘家接去休養一段時間。滿周歲才為嬰兒取名。女孩取名一般在家進行,以蒸糕、香火、蠟燭先祭獻祖宗,隨即由族長或父母給女孩取名。若是男孩則到“娘娘廟”以豬、羊祭祀“九子太婆”,并在廟堂席地擺設蔥、蒜、銀元等祭品,讓嬰兒抓取,叫做“抓周”。若嬰兒抓到蔥,認為來日聰明會讀書;抓到蒜,認為來日能算會當家;抓到銀元,認為來日會富貴生財。“抓周”之日,同時宴請三親六戚,特請族長在宴席上給孩子取名。
③喪葬 白族喪葬禮俗繁雜而隆重,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葬式程序有如下幾個重要環節。
“抬龍”:父母長輩死去,時興“抬龍”。“龍”指死者靈柩。抬死者的木架和木杠叫作:“龍杠”,并把抬死者叫做“抬龍”。“抬龍”的人深受敬重,被招待在與眾不同的桌席上,孝子孝女要披麻戴孝、哀傷哭泣地跪在桌席面前,向“抬龍”的人叩謝。“抬龍”者也感榮耀,認為抬過長壽老人,托老人福份,可保四季平安,長命百歲。
“踩龍”:出殯前夕,應邀“抬龍”的小伙子主動到喪場仔細檢查“龍杠”是否松脫、穩固之后,讓披麻戴孝的孝子二至三人坐在“龍杠”上哀聲大哭,并由吹鼓手吹吹打打地抬著活人沿街環繞一周,稱之“踩龍”。此俗為其他民族所罕見。白族辦喪,不興請客,愿為死者吊喪的人家,聽到或看到“踩龍”后,自動前來祭奠送葬。
“彈洞經”:白族老者逝世,凡有錢人家,都要在出殯前一天晚上在死者靈堂前“彈洞經”,為死者超度亡靈。其儀式由主祭者先念祭文,隨即便彈奏《報恩經》。
“散花”(此俗限于女子):死者的生前好友,于出殯前夜,各備糖果及插上香、花的五色飯,到死者靈柩前獻花告別。當夜死者女兒用糖茶、蒸糕熱情接待,向虔誠祭獻的客人表示謝意。由“清凈道師”(女性)敲打木魚銅馨為點,領唱《散花歌》,聲色委婉、悲切,對死者表示緬懷和悼念。
“路祭”:不得參加堂祭的女婿和外孫子、外孫女,出殯之日,在道旁備以香案禮品向死者跪拜送別,謂之“路祭”。
“喧啦哩勒”:此為死者的親屬及鄉親們向死者的最后告別儀式。當靈柩抬出村外,晚輩或同輩親屬一個連一個地低頭跪作一字長形,“抬龍”者從跪著的人身上掠過后止步不前,由“抬龍”的歌手領唱,眾人合聲唱“挽歌”,因為以“啦哩勒,哩啦勒”為起始的號子,白語叫作“喧啦哩勒”。挽歌悲慟慘切,充滿了對死者的依依之情。
④節日 白族的節日主要是“三月會”,最具民族特色。
“三月會”:每年農歷3月18日至24日,白族要舉行隆重的、歷時一周的“三月會”。“三月會”又稱之“團圓會”、“天子會”。節日期間,白族村村寨寨都要進行“耍獅子”“龍燈”“蚌殼燈”“妝八仙”等娛樂活動。祭祀活動通宵達旦,熱鬧非凡。有洞經班子的村寨,均彈洞經,既表示對“天子”的虔誠,又表示節日的隆重、盛大。人們不論貧富,不分貴賤,都來參加節日活動,即使散居在東南亞各國的白族同胞僑民,那怕星夜兼程,也要趕回參加盛典。節日的最后一天清早宰殺數百斤肥豬一頭,然后分作拳頭大的“祭肉”數百份,凡屬白族村民,各家抬著3至5斤大米白面,米面上放銀元,前來廟場中捐“功德”,同時各領一點“祭肉”回家,煮熟后老少分享,借此增強白族之間的團結和友愛。
⑤宗教信仰 白族信奉“本主”,并建有本主廟。如延慶村后山的“刀岱祠”,因遠村南面的“曹王廟”(名小吉,為開辟因遠壩首領)。白族認為“本主”是一村或一方的保護神,平日遇到疾病災禍或出遠門,就到本主廟跪拜敬香,還定期組織迎神會,演奏“洞經”音樂。白族受佛教影響較深,認為“神”是主宰萬物的,人類的兇災或吉祥康泰都是“神”賜予的。為求“神”保佑,人們為“神”立金身,為“神”立碑建廟,佛堂寺廟和碑坊隨處可見。婦女多吃齋念佛,焚香跪拜,定期祭祀,認為只有這樣崇“神”敬“神”,死后才能入仙境。白族的“洞經音樂”實屬道教音樂的演化,源于道教的道德經;白族地方的佛堂寺廟建筑結構古樸雄輝,氣魄宏大;碑刻技藝高超,佛像體態栩栩如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是白族能工巧匠和文化藝人智慧的結晶。
⑥禁 忌
兒女在父母面前不能說臟話,否則就會被斥為無德之兒女。在飯桌上不準任何人說“飯不夠吃”,認為這樣說了,以后家中會出現缺糧之災。不準任何人在家里打口哨,認為打口哨是庸俗之舉,會敗壞門風。看到人家的門頭上掛有黃泡刺或扁金剛刺,說明這家人有嬰兒降生,不準外人進去。認為外人進去會踏破“紅門”,給嬰兒帶來災難。大年初一只準吃齋,不準吃葷。認為一歲之首這樣做,可以消災免難,四季平安。大年初一不準掃地,不準向門外倒水。認為掃地會把家中之財掃出去;倒水會把家中之財倒出去。三月會期間,從3月18日到21日,不準殺生害命,不準栽秧,認為殺生,會給人造下過失;栽秧,會使以后的生活饑肚待食。
彈洞經的人,齋節不結束,不準回家同房,認為同房是欺神的表現。家中有要出門的人,在出門前幾天和出門后,家人要忌白色,不準纏白包頭、系白圍腰,認為戴白是戴孝,會給出門者帶來兇災、大禍。
5.拉祜族
(1)民風
拉祜族吃苦耐勞、勤勞純樸,尊敬長輩,追求人人平等是拉祜族的優良品德。
(2)民俗
①婚俗拉祜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一般不與他族通婚。青年男女有社交自由,相愛后請媒人說親,強行的包辦婚姻很少見。青年男女通過唱戀歌方式談情說愛。通過唱戀歌來表露衷情,傾吐芳心,結識情伴,選擇對象,雙方談妥婚事,互贈信物。隨后男方父母請一位媒人用葫蘆背上白酒、土布,提著松鼠干巴到女方家去說親。禮品數量根據男方的生活條件而定,但只能是雙數,示意“求偶”之意。若女方父母認為來提親的男方家兒子是自己理想的佳婿,就收下禮品,雙方的婚姻就定下來了。
在舉行婚禮時,要進行傳統的敬老活動。迎親的當天下午,婚宴散盡后,新郎端著水盆走在前頭,新娘用竹筒背著熱水走在后邊,挨家挨戶去請寨子里的長輩洗腳。新娘在新郎介紹下,尊敬地喊著“阿爺、阿奶、阿叔、阿嬸,請洗腳”。長輩們洗好腳后,熱情地祝福新婚夫婦道:“讓你們夫妻一生幸福”。新婚晚上,新娘用木盆端來熱水,甜蜜而親熱地說道:“丈夫,請你洗腳!”丈夫溫順地坐在竹凳上讓新娘替他洗腳,洗干凈后,新娘拿出自己親手做的新布鞋給新郎穿上。
②生育 拉祜族對生育極為重視,沒有重男輕女或重女輕男的觀念。婦女懷孕期間不能單獨外出和做重活,而且親人隨時在旁。生小孩后,家人精心照料,并單獨為產婦開灶,防止細菌傳染,殃及嬰兒健康。嬰兒出世未滿月期間,親朋好友攜帶米、雞、蛋等看望產婦,由接生老人向人們報嬰兒性別。有些地方有產婦生男孩殺母雞,生女孩則殺還未鳴啼的公雞祭祀的習俗。認為第一胎生男孩時用母雞祭祀,第二胎則生女孩,還認為這樣做使嬰兒長大成人后好找對象。嬰兒出世后,忌諱外人進家,若有成年男子誤入,則要認嬰兒為干兒或干女,而且必須為之送禮取名。
③喪葬 拉祜族的葬俗是土葬。墳地要選在有野果樹的山上,傳說拉祜族的祖先是抱著野果樹死的,死者只有安葬在有野果樹的地方才能找到自己的祖先。若是老者死亡,全寨子要舉行隆重的開喪活動,每家抬一碗自己最好的佳肴去獻祭,以表尊敬老者的心愿。老者的遺體要裝入白布套內。送葬時,用木板抬出門外,此時至親好友要“搶尸”,以表示對死者依依不舍的心情。
④節日 拉祜族的節日“過年”習俗獨具民族特色。
拉祜族過年:拉祜族過年與漢族同期,但活動內容頗具民族特色。正月初三這一天,拉祜族各山寨的男子要帶上各種捕魚捕獸的工具,肩扛火槍、身背弩箭,牽著獵狗集中到寨子中心,聽一位威望很高的老者祈禱吩咐后,便三五成群地上山去,去獵取野味來祭獻“羊神”。“神位”是一塊光滑的石頭或是一根光滑的木棍,立于寨子背后風水最好的森林中。主持儀式的老爺爺為孩子們拴線,男孩子用紅線拴于左手腕上,女孩子用綠線拴于右手腕上,以此祝愿后代像自己一樣健康長壽。拴線畢,參加活動的眾人圍攏就餐,若遇上過路的其他民族兄弟姐妹,熱情地將他們請到席上,共同分享豐盛的美味佳肴。
⑤宗教信仰拉祜族普遍信仰萬物有靈,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他們認為天地間行善是神,作惡的都是魔鬼。人們祭祀主要是祭獻善神,不祭獻魔鬼。拉祜族最崇拜的神有以下幾種:
“篾搭拉神”:即祖先神。用大竹破成指頭寬,約1厘米厚的薄篾,編成寬1—1.5尺,長1.5—2尺的長方形篾笆,即是篾搭拉神。一般掛在正房火塘的后方墻上。每逢節日都要祭獻它,求它保佑家人平平安安、無災無難,幸福吉祥。
“獵神”:拉祜族的祖先世代居住在原始森林里,與外界基本無往來,種植業不夠發達,但在原始森林里生息著幾十種動物,所以狩獵在拉祜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拉祜人認為,他們能捕獲到大量的禽獸來充饑,完全是神的顯靈,是靠神的幫助。凡是使槍操弩的拉祜族人家里,那都要祭獵神。特別是每次出征狩獵之前,都要對獵神進行祭祀、占卜。稟告并祈求常年狩獵順利如意,如在占卜時發現什么反常現象,便認為不吉祥,當日就不出獵。拉祜族崇拜的神還有“雷神”“風神”“谷神”“羊神”“土地神”“愛神”等主。但對這些“神祗”祭祀儀式較為簡單,一般是獻食或念誦一段祈禱的詞句。
6.苗族
元江縣的苗族,古時稱“百越”。1978年至1985年陸續從越南黃林山省和河江省遷入我國云南馬關縣、金平縣,隨即又遷入元江的甘莊農場。
(1)民風
苗族性格倔強,吃苦耐勞,勤勞節儉,互助互愛,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
(2)民俗
①婚俗苗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自主,青年男女通過“踩花山”或其他社交活動,自由尋覓知己。一旦關系確定后,不管能否成婚,都必須請媒人提親。男方先請兩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若同意,男方家便要用五套以上的裙服或其他物品作為彩禮送給對方。婚宴以吃喝為主,親戚朋友有送酒、送糧的習慣。婚后,夫妻互敬互愛,生產勞動形影不離,生活上同甘共苦,和睦相親。
②生育 首先,新生嬰兒洗澡穿衣后,要用繩帶將衣袖筒捆住,一則不讓手縮回胸前亂摳,二則說是能讓孩子長大后為人正直光明磊落,不亂拿別人的東西。其次,報喜。報喜是頭胎孩子爸爸的事。如果嬰兒父親不在家,或有特殊的事不能親自去向外婆報喜,可請他的弟媳、嫂子、姐妹等女人代替(男人是不能代替)。報喜人一頭挑個甜酒壇子,一頭挑個雞籠子。是男嬰要挑公雞,是女嬰要挑母雞。報喜返回,外婆要回送一只雞,俗稱“長生雞”,收母雞回公雞,收公雞就回母雞,意思來日兒女雙全。
③喪葬苗族老人壽終正寢或不成年的人不幸夭亡,一律實行木棺土葬,壘石建墳。家中有人亡故,就在門前用明火槍鳴放三槍報喪。聽到報喪的槍聲后,親戚朋友不用請就自覺放下家里的活計趕來幫忙,全村同姓必須戴孝,由叔伯率領輪流跪拜。在靈棺前敲皮鼓、吹蘆苼,手持刀棍邊跳邊舞,通宵達旦給死亡人作伴,告慰亡靈。若死者是老人,兒媳要點著竹子火把守在棺材旁,直守到出殯離開房屋后,才將火把置于野外。出殯時,要請村寨里有威望、有地位的人給死者開路送葬,一般由眾人公認的射技超群的獵手充當此角色。安埋后三天內,第一、二天須將水飯送到半路祭祀亡者,晚上須將火把送至半路置于路旁。第三天早上,親戚朋友伴隨著家人,將水飯送至墳上,并砍刺蓬蓋在墳上,表示攔墳。安埋十二天,要砍一叉竹子,將竹尖朝下,竹根削尖朝上埋于墳上。然后將竹叉取回家中,意為請亡者歸家。家人須殺豬、雞祭獻,祭獻的肉食同宗人不能吃,只能讓旁人吃。為了同其他民族相區別,壘墳時,死者是男的砌九個石頭,女的砌七個石頭,苗家人一見這一標志,就知道是苗家人的墳冢。
④節日苗族民間的傳統節日較多,有苗年、四月八、吃新節、趕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于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后舉行。節日早晨,人們將做好的美味佳肴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勞作一年的酬謝。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歷史性的節日外,絕大多數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農閑季節舉行。但由于自然因素、社會和宗族差異的影響,苗族傳統節日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表現出不同的特性。
⑤宗教信仰苗族信奉原始宗教,主要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精靈崇拜等。自然崇拜的對象有巨石、山洞、巖石和巨樹等,稱為“神樹”“神洞”“神石”“神巖”。苗族認為,這些巨物是神的遺物,有神靈附在其上,它能給人們造福,因此必須時常祭獻。特別是村里的參天古樹是全村人祭獻的“神樹”。祭獻的目的是求其保佑村里人萬事如意、六畜興旺。祭祀時,全村湊錢購買牛、豬及大白雞作為祭品,殺牲祭獻后每戶出一人就地而食。祭祀時間有時一年一祭,有時則是疾病流行或牲口瘟疫出現時才進行祭祀。祖先崇拜是元江苗族最普遍、最虔誠的崇拜。人們認為,老人死后他的靈魂不死,可以造福于家人,在家中設神位供奉。除祭祖節日外,逢年過節都要對靈位獻酒獻肉以祭祀。神靈崇拜:苗族認為,人造的土地菩薩、木橋、木凳、石凳和水井等東西,都有某種神靈附著在上面,崇拜它可以消災,使人得財、得福、得子,一定時間內要用酒、飯、魚、肉、雞等去祭獻。原始巫術在苗族民間較為活躍,進行巫術活動的人被稱為“端翁”。凡有病痛災禍,都要請“端翁”去念咒占卜,設道壇驅妖捉鬼,以消災除難。
7.漢族
元江的漢族,自元王朝派兵征服蘿槃部,建立元江府(路)之后,已有一部分從事工藝為主的漢族進入元江境內,并散居于交通比較方便,經濟比較發達的一些主要城鎮。漢族大量進入元江,是在明王朝平南征戰推行“軍屯”“民屯”政策之后。其路線多為先從內地到四川、歷經葉榆(大理)、臨安(建水)、古坪(石屏)落腳,再遷來元江定居,出現了聚族而居的漢族村落。其來源主要有征戰而來、宦游而來、貿游(經商)而來、行醫而來、舉業(教書)而來、棄官避難而來、戍守邊關而來、以工藝活動謀生而來等。
民風民俗
①婚俗漢族娶嫁,一般通過媒人搭橋,雙方父母已有聯姻意圖之后,還要合“八字”,方能定親。合“八字”的形式一般是測字先生根據男女屬相和五生(即金、木、水、火、土等五種命)對照“命書”推理,假定男的屬虎,女的屬羊,則認為虎羊相克;男的是火命,女的是水命,則認為水火相克。相克的婚姻,十分忌諱,認為是”短命夫妻”,即使男女相悅,父母滿意,而“八字”不合,也只有告吹。
漢族娶親,男女興坐“轎子”,伴郎伴娘興騎馬。頭天去“過禮”,第二天去“接親”,連續兩天都要坐轎、騎馬,嗩吶、銅鑼伴奏,吹吹打打,十分熱鬧。
娶親日,男方家設婚宴,稱“娶親宴”,第二天,女方家也設婚宴,稱“回門宴”,兩宴均大請賓客,顯示“娶親”和“嫁女”的隆重。如今,婚姻舊俗多已破除。
②喪葬漢族從古至今,均實行木棺土葬。昔日還流行著“厝葬”,尤其是在殷實富戶中較為盛行。人們認為,死者的長子外出或死者生死時辰與年份(屬相)相沖,必須“厝葬”;另一種情況是父母去世,及時埋葬是草率從事和不盡孝道的行為,所以,在棺木內澆灌油灰密封后,把靈柩停留在家,少則3至5月,多至1年,日必3餐祭獻,以表子女的敬意和孝心。
③節日“春節”:陰歷正月為春節。桃符松架,張燈結彩,燃放爆竹,多用松毛鋪地當席。兒童向父母或長者拜年。并與附近傣族耍龍燈、跳獅子相慶賀。至15日,為元宵節,兒童祀倉房及室內各隅,祝穰鼠害。“廟節”:12月3日為“洞經會”,2月8日為“大佛會”;19日為“觀音會”。當代已經廢除。“清明節”:為生者祭獻九泉之下親人的節日。人們殺雞蒸糕,到山上掃墓、獻食,燒化錢紙,并在墳頭插火香及花香(用彩色紙裹成),獻畢,在墳地野餐,民國8年,奉令此日植樹·又為植樹節,城鄉同俗。三月初三為“朝山會”,男女老少聚集山上,野餐作樂。各鄉尤盛。“端陽節”:五月初五為端陽節,各家各戶均懸掛蒲劍艾虎,以五色絲線纏小兒臂名日“長命縷”。飲雄黃酒,食角黍水果之屬。三三五五,出游名勝,謂為“走百病”。鄉間則多入山采藥。
“中元節”:7月初至15日為“中元節”,也叫七月半。城內人民,多于城隍廟內諷經薦祖。城鄉漢人,設位于堂,以祀先祖。“中秋節”:8月15日為“中秋節”。陳設瓜果、糖食祀月后,全家團坐,對月暢飲、賞月。“重陽節”:9月9日為“重陽節”,登高覽勝,飲菊花酒,城鄉同俗。“冬至”:11月冬至日,以糯米面做湯圓祭先祖。“除夕”:除夕祀天地、先祖。至晚,燈燭輝煌,全家宴歡,半夜送歲。
④禁忌
生活禁忌:吃飯時,不準在席上打人,罵人,認為人以食為生,打罵斷食,實為無人道之舉;妻子生育時,不準丈夫飲酒,認為丈夫飲酒,酒氣會中傷嬰兒;禁食烏鴉,認為它是不吉利之鳥,吃了它的肉將會帶來災禍;有身孕的女子不準去串門,否則,將會被斥為無教養之女子。
節日禁忌:大年初一,除自家人外,不準女性進家門,認為“大年初一陰(女性)進門,一年四季不潔門”;春節期間,不準任何人在家中慟哭,否則,將會被斥為“敢門星斗;清明節在墳山上野餐時,不準猜拳狂歡,否則,掃墓之舉將會被人譏笑為虛情假意。
(三)民族服飾
1.哈尼族服飾
元江縣境內有糯美、糯比、墮塔、白宏(布孔)、碧約、梭比、布都(阿梭)、卡墮、西摩洛九個哈尼族支系。各支系之間,在地緣上相隔不遠,大都集中在元江縣江西南片區,彼此都有一定的聯系,有其共性,但各自又相對保持本支系的服飾特點。
① 哈尼族糯美服飾
哈尼族糯美支系。自稱“豪尼”,他稱“糯美”,主要分布在羊街鄉。糯美婦女服飾是短衣長褲型,主體顏色為黑色或藏青色。年輕女子頭戴一頂小布帽,帽前釘著無數小銀泡,四周纏繞著兩股銀制串珠,耳畔飄散著黝黑的長發,生育后的女子卻改纏一塊青布帕子,稱“帕常”;上穿無領右衽衣,前后上擺略成箭頭狀,胸前綴著一串閃閃發光的銀珠,婚后的女子須在臀部系上一塊青布條特制的“批甲”,走起路來左右甩擺,屬禮貌性的裝飾;下穿紐襠寬口長褲,褲腳不鎖邊,小腳纏綁腿,多赤足。
②哈尼族糯比服飾
哈尼族糯比支系。自稱“豪尼”,他稱“糯比”,主要分布在那諾鄉。傳統的哈尼族糯比婦女服飾是短衣長褲型,主體顏色為黑色或藏青色。哈尼族糯比婦女服飾簡潔大方,未婚女子和已婚婦女服飾大致相同。頭戴青布折疊三角帽,女子發辮末端系瓚珠銀鏈;上穿無領圓口右衽短衣,領口、襟邊用銀泡和彩色花邊裝飾;下穿紐襠寬口長褲,系條刺繡精美的腰帶,腰后系塊精心繡飾的青布遮住臀部,表示女子已經成熟,可以談婚論嫁了。
③哈尼族墮塔服飾
哈尼族墮塔支系,自稱“豪尼”,他稱“墮塔”,主要分布咪哩鄉和曼來鎮(南溪河一帶)。咪哩鄉一帶的墮塔婦女服飾:頭戴自織自染自制的青色或藍色包頭帕,墮塔語稱“俄托”,其間鑲嵌著無數亮晶晶的小銀泡和用彩色線繡上的各種精美圖案;上穿統稱“合佐”的三件青藍色外衣,袖長及腕,剪口無領,右衽以一股布帶結于右腋下,使衽在胸口呈橫斜狀,從外到內分別稱“合比”“合甲”“合膽”,三層間的擺邊寬約一公分,青藍色相間,煞是好看,在“合比”的內側靠近胸口部位,縫有一個深4—5分、寬2—3分名叫“合哆”的內衣兜,藏錢幣之用,比較講究的婦女,還要穿稱“合巴”的選材上好的對襟貼身衣,不輕易外露,外人難得一覓;下穿長及小腿肚的青色百褶裙,墮塔語稱“批超”,裙子制有上百道均勻而規整的縐褶,裙子上端以白布和藍布相拼做裙腰,白裙腰在上,作結裙用,藍裙腰在下,正好在上衣擺邊時露出寬若手指般一圈,作姑娘體態美的點綴,裙子前方遮著一塊兩側鑲有花邊與裙子等長的圍腰,上達小腹下,以一條寬約二指的藍布帶掛在脖脛上,帶子上繡滿了各種花鳥圖案,釘著形狀不一的白銀片、銀泡及銀鏈串,腰束一條寬約二指的名叫“子其”的腰帶,圍腰正前方和上衣正后方在腰帶上各綴有寬約三指名叫“批昌”的精美飄帶,右側掛一條名叫“俄博”綴花飾物,裝針線之用;小腿裹著飾有花紋的青布綁腿,綁腿帶頂端系有彩色纓穗,醒目異常。而南溪河一帶的墮塔婦女喜歡頭戴名叫“阿島”的包頭帕,由“島席、島批、批度”三部分組成,在青藍色的上衣外喜歡穿多層繡花掛件,前方掛件長及小腹,胸前掛一塊由硬布板上釘有銀泡和刺有形狀不一的胸花,后方掛件長及臀部,頂端約有一公分的紅布相拼,紅布上秀有自己喜歡的各式圖案并鑲有許多銀泡,年長婦女一般穿2—4套掛件,年輕女子穿6—8套掛件,掛件之間約高一公分,層層相連,鱗次櫛比,恰似層層梯田,格外耀眼。
④哈尼族梭比服飾
哈尼族梭比支系,自稱“梭比”,他稱“梭比”,主要分布在因遠鎮的浦貴、路同村委會,即清水河一帶。梭比支系婦女,上穿無領剪口青藍布(或白布)短上衣,袖長及肘,寬窄適中,右襟在下,左襟在上,兩襟相交于胸前,呈剪口狀,以細棉繩將左襟系于右腋下;下穿長及膝蓋的寬松碩大的青藍色百褶裙,年輕姑娘喜歡在發鬢邊沿圓圓地箍一片寬若2指的潔白素雅的棕葉圓圈,梭比語稱“昌者俄帕”,類似城市姑娘的時髦發卡,以此作美的點綴及青春妙齡的象征,而生育以后的婦女,頭上佩帶的卻是釘滿銀泡的青藍布寬帶。
⑤哈尼族布都服飾
哈尼族布都支系,自稱“布都”,他稱“阿梭”,主要分布在因遠鎮的北澤、安定、車垤村委會,布都支系婦女服飾為長衣短褲型,主體顏色為藏青色。女子頭飾用一條長約3米的布包裹,裹成一個紅黑相間或紅綠黑相間或藍色的梅花形包頭,這條布用兩種或三種顏色拼接而成,這條布從中間拼接,一邊為黑色,另一邊為紅色、綠色或藍色,并在布的兩頭分別拼接一塊繡制精美的布褡,在布褡上釘上芝麻銀鈴和小銀鈴;女子上穿青藍色大襟衣,長及腳踝,腰兩側開叉,往上折齊膝長,系一條長兩米的繡花腰帶,腰戴一塊精心繡飾的青布圍腰;下穿青臨色齊膝短褲,小腿用青布綁腿裹至腳踝。布都女子服飾未婚和已婚是一樣的,只是年輕婦女的頭飾腰飾色彩比較鮮艷,年長者頭飾腰部比較樸索。
⑥哈尼族白宏服飾
哈尼族白宏支系,自稱“白宏”,他稱“布孔”,主要分布在因遠鎮的烏竜和卡臘小組。傳統的白宏婦女服飾是短衣短褲型,主體顏色為黑色或藏青色。女子頭戴一頂帽沿鑲有銀泡的黑色小布帽,頭發編辮子盤于頭上,在頭上插上芝麻銀飾,戴一朵用彩線或絲線扎制的山茶花,表示年輕美麗、女子成熟的標志,也表明該女子有意找心上人了,已婚婦女戴黑色三角型頭帕;上穿對襟或右衽緊身短衣,衣長不過臍,胸前釘有數排銀扣,但不上扣,領口釘有兩對銀螺為飾,上衣一般以3件、5件或7件為一套(白宏人以單數為吉利數字),衣袖內長外短、逐層遞減,層次分明。下穿紐襠寬口褲,長及小腿中部,腰系一塊長約12厘米、寬約25厘米矩形的黑褶布,把臀部遮住,并在黑褶布系腰線兩端佩掛顏六色的毛線球,這塊黑褶布白宏人稱為“批尺“,是已婚標志;小腿套綁腿,用銀幣作扣加以固定。
⑦哈尼族碧約服飾
哈尼族碧約支系,自稱“碧約”,他稱“碧約”,主要分布在咪哩鄉的中寨、干田寨、新房村小組和因遠鎮的倉房小組。傳統的碧約婦女服飾是長衣長褲型,主體顏色為白色或藏青色。頭戴數尺丈的黑色包頭布,纏頭時,先把額頭正上方的長發用簪子或梳子固定成凸型,再將包頭布沿凸型折疊成前方高約20厘米“板瓦”型,包頭后方墜纓拖拉到背部;上穿貼身內褂和一件無紐扣長尾衣,外衣(白色)長及膝蓋,無領,對襟不上扣,左右襟邊翻折,袖長及肘關節,袖口滾花邊,外衣背面用紅線和黑線繡有水平、垂直的經緯線,一般經線3股,緯線6股,在衣尾約高30厘米處刺有各式花紋,內衣,綠色無袖馬褂,無領,右衽,前擺稍長后擺稍短;下穿白褶裙或青色長褲,背面配以色彩鮮艷的花紋圖案。
⑧哈尼族卡墮服飾
哈尼族卡墮支系,自稱“卡墮”,他稱“卡墮”,主要分布在曼來鎮大田房村委會。傳統的卡墮婦女服飾大包頭長衣筒裙型,主體顏色為藏青色。頭纏龐大異常的藏青色土布“包頭”,上衣為內外兩件,衣袖內長外短。內衣,藏青色,無領,右衽,布紐作扣,袖長及腕,肘關節處滾有花邊,襟邊開衩至腰;外衣,馬褂,藏青色,無領,無袖,右衽,襟邊開衩至腰,正胸前鑲有兩顆八邊形大銀扣;下穿藏青色筒裙。
⑨哈尼族西摩洛服飾
哈尼族西摩洛支系,自稱“豪度”,他稱“西摩洛”,主要聚居于咪哩鄉的大錫廠小組,此外,因遠鎮卡臘組有少許。傳統的西摩洛女子服飾,長衣短褲型,主體顏色為黑色。生育后的婦女先把額頭正上方的發束成“角”,再用長約3米,寬約30公分的藏青色布繞“角”纏頭,盤旋成“獨角”狀的包頭,尾穗垂懸在左肩上方,衣服分內外兩件,外衣,藏青色或黑色長及大腿中部,無領,對襟不上扣,襟邊翻折,袖長及腕,內衣,高領,領邊鑲有銀泡,無袖,左襟邊拼一塊鑲有銀泡和繡有各式圖案(長及膝蓋)的布帕,用一條兩端繡有花紋的布帶束腰;下穿一條長及膝蓋的短褲,成年女子用白布裹小腿。
2.彝族服飾
元江縣境內有尼蘇、卜拉、撒摩、山蘇、臘魯5個彝族支系,大都集中在元江縣江東片區的洼垤、龍潭鄉和甘莊街道,澧江、紅河街道和曼來鎮有少許。
① 彝族尼蘇服飾
彝族尼蘇支系,自稱“尼蘇”,主要分布在龍潭鄉和甘莊、澧江街道。傳統的尼蘇支系服飾:男子服飾多尚青色,上穿矮領緊袖對襟衣,銀幣作扣,外加一件黑色馬褂,下穿扭襠寬口長褲;尼蘇女子頭戴雞冠帽或頭巾,頸戴鑲滿銀泡的六角領,肩披十二角系有銀飾物吊墜的云肩,上穿長尾衣(藍色或紅色),立領或圓領,領邊拼藍布并鑲有銀泡,衽邊鑲繡各色精美花邊,布紐作扣,袖長及腕(窄袖),袖口鑲有銀泡,衣高衩(開)至胯骨,呈前尾衣(即前擺)和后尾衣(即后擺),前尾衣為左右兩片,長及腳踝,勞作時將兩條前尾衣交叉于腹部打結于腰后,起束腰之作用,后尾衣長及腘窩,腰系一條花邊腰帶,下穿黑色紐襠寬口長褲,腳穿繡花勾尖千層底布鞋。
②彝族卜拉服飾
彝族卜拉支系,自稱“卜拉”,主要分布在龍潭、洼垤鄉和甘莊、澧江、紅河街道,居住地比較分散,服飾差異較大。傳統的卜拉女子服飾,長衣長褲型,主體顏色或黑或黃或綠,十分花哨。頭戴仆拉語稱“澳合”的包頭,其間鑲有銀泡、亮片,掛有芝麻響鈴,邊沿以五彩珠子和毛線為墜飾,在額前包頭上面系流蘇吊穗,值得一提的是流蘇吊穗墜在身后時表示有身孕,流蘇吊穗盤繞在頭時,則表示沒有身孕;上穿長尾衣,圓領,右衽,銀幣作扣,袖長及腕,衣長及膝蓋,高衩(開)至胯骨,成前擺和后擺;腰系一條墜滿五彩珠子和亮片的腰帶;下穿黑色長褲。
③彝族撒摩服飾
彝族撒摩支系,自稱“撒摩”,他稱“假尼蘇”,主要分布在洼垤鄉。傳統的撒摩女子服飾,長衣長褲型,主體顏色為黑色和青色。頭飾喜歡把長發編作一條獨辮,辮稍結有兩長串銀珠,隨同發辮纏繞于頭頂,用一條寬約20厘米的青布做“包頭”沿發辮外圍向后包去,并將包頭兩端交叉于腦后,未婚或未生育的女子還在額前包頭上面系著一大蓬紅、黃纓穗作為美的點綴;上穿長尾衣,圓領,右衽,銀幣作扣,袖長及腕,衣由上下兩節組成(上節黑色,下節藍色),分前尾衣和后尾衣,前尾衣為左右兩片,長及腳踝,勞動時兩條前尾衣交叉于腹部打結于腰后,起束腰之用,后尾衣長及腘窩;下穿青色或藍色扭襠寬口長褲;腳穿自制的勾尖繡花鞋。
④ 彝族臘魯服飾
彝族臘魯支系,自稱“臘魯”。主要分布在曼來鎮。臘魯衣著類似哈尼族卡墮支系,短衣筒裙大包頭。
⑤彝族山蘇服飾
彝族山蘇支系,自稱“山蘇”,他稱“山蘇”。主要分布在甘莊街道和龍潭鄉。山蘇服飾近似尼蘇。
3.傣族傳統服飾
境內有傣泐、傣仲、傣雅、傣德、傣漲、傣卡、保郎7個傣族支系,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澧江、紅河、甘莊街道和曼來鎮,洼垤鄉有少許。
① 傣族傣泐支系傳統服飾
傣族傣泐支系,自稱“傣泐”,他稱“水傣”,分布在紅河、澧江街道的曼來、曼旦、曼漾、曼費、曼章那、高梁費、琳琊、都朗、小燕、龍潭、者戛等小組。傳統的傣泐女子服飾,長衣長褲型,主體顏色為藍色和青色。傣泐女子到十六、七歲時,就要盤頭發,表示已成人。盤頭發時,先將全部長發扭圓盤結于頂,發髻上插上四枚羹匙形銀簪,用一條青布“包頭”纏于發髻下部做“內包頭”,再以一條青布或花毛巾罩于“內包頭”之上(如今一般用假發盤罩于頭發上);上穿自織自染的青色或淡藍色無領左衽長衣,布面多織有幾何圖案相扣的暗花,袖長過肘,下擺長及大腿中部,寬松碩大,袖口和衽邊飾以白底起花或青藍色相配圖案;下穿藍色長管褲。
②傣族傣仲服飾
傣族傣仲支系,自稱“傣仲”,他稱“大頭花腰傣”,主要分布在紅河、澧江街道的大水平、大北田、龍洞、那路、荔枝樹、大路新寨、那整、沙溝頭等小組。傳統的傣仲女子服飾,短衣筒裙型,主體顏色為黑色、紅色和綠色。頭戴上方鑲嵌有大、小銀泡,后方綴珠子櫻穗,兩耳側有耳片的圓頂帽,傣語稱“磨”,此帽年芳16、17歲方可戴,表示已成人,已婚后婦女的圓頂帽較為樸素;上穿貼身內褂和一件無紐扣外衣,內褂黑色,長及腹部,無袖,立領,領口、腹間鑲有銀泡,衣襟處拼彩色綢緞,外衣無領、無紐、短及胸,襟和擺的邊緣均以小銀泡、亮片為飾,袖長及腕,袖口一截拼彩色綢緞;下穿寬大筒裙(一般三條,分內、中、外,穿時,先將內簡裙從頭套至腰部,折向左面系上腰帶,再將中裙從頭套至比內筒裙稍高約5厘米處,同樣折向左面系上腰帶,最后將外筒裙套至比二簡裙稍高約5厘米處,用一條自織彩帶繞腰數周系牢,穿得呈橫斜狀,左方略高,右方略低,因頭戴大圓頂帽、腰束彩帶,“大頭花腰傣”即由此而得名),腰間系編織別致的竹蘿,稱“秧桿”;小腿著青布綁腿,外出時喜歡打傘。
③傣族傣雅傳統服飾
傣族傣雅支系,自稱“傣雅”,他稱“小頭花腰傣”,主要分布在紅河、澧江街道的西門村、魯林田、新村、雙高、高坎、小紅廟等小組。傳統的傣雅女子服飾與傣仲女子服飾相似,主要區別于圓頂帽上沒有耳片和不安假發,婦女外出時喜歡戴一頂邊緣上翹的斗笠。
④
傣族傣德服飾
傣族傣德支系,自稱“傣德”,主要分布在曼來鎮的東峨壩。傳統的傣德女子服飾,短衣筒裙型,主體顏色為黑色和褚色。頭戴黑色和褚色兩節布料相拼而成且兩耳處有流蘇墜飾物的包頭;上著一件貼身內衣和一件無紐外衣(內衣黑色,長及腹部,圓領右衽,珠子作扣,無袖,領口、腰間鑲有銀泡、亮片等飾物,外衣無領、無紐、短及齊胸部,襟和擺的邊緣均以五彩的挑花刺繡為飾,袖細長及腕,袖口一截用綢緞和絲線縫制);下穿寬大筒裙(內、中、外三條),穿法與傣仲支系相似,腰間系編織別致的竹蘿;小腿著黑布綁腿,多赤足,外出時喜歡戴一頂邊緣上翹的篾帽。
⑤傣族傣漲服飾
傣族傣漲支系,自稱“傣漲”,主要分布在甘莊街道的甘莊壩。傳統的傣漲女子服飾,短衣筒裙型,主體顏色為黑色、紅色。上穿一件貼身內衣和一件無扣短外衣。內衣無袖,長僅及腹部,圓領,領邊鑲小銀泡,衣襟處拼七彩傣繡,外衣黑色,無領、無紐、短及齊胸部,襟和擺的邊緣繡有彩色條紋織錦,袖細長,長及腕,袖口一截用綢緞和絲線縫制,臂處有一圈七彩花紋;下穿筒裙,長及膝蓋,繡滿彩色織錦,華麗端莊。
⑥傣族傣卡服飾
傣族傣卡支系,自稱“傣古拉”,他稱“旱傣”,主要分布在撮科、南岔、南昏、南馬、南酒、熱水塘等小組。傳統的傣卡女子服飾,短衣長筒裙型,主體顏色為黑色、紅色和綠色。頭戴傣語稱“牟攀”的藏青色包,頭包由內包頭、外包頭和銀飾三部分,包頭時,先挽發髻盤扎在頭頂上成凸形,再用內包頭布固型,然后外包頭布沿發髻翻折成“板瓦”型,使一端纓穗恰好遮住額頭,最后用銀幣鏈系緊,另一端纓穗垂墜至背部;上穿一件貼身內衣和無扣短外衣。內衣長及髖關節,無領,無袖,右衽,布紐作扣,襟前挑花刺繡,胸以下下擺繡各式紋樣。外衣,長及腰間,無領、無扣、對襟,下擺斑斕刺繡收邊,袖長及腕,由黑色和藍色布料拼接而成;下穿長及足踝的黑色筒裙,裙擺繡各式紋樣。
⑦傣族傣郎服飾
傣族傣郎支系,自稱“傣郎”,他稱“黑傣”,主要分布在曼來鎮的高寨、養馬河小組。傳統的傣郎女子服飾,長衣筒裙型,主體顏色為黑色、紅色和黃色。頭戴配兩片羊角狀刺繡耳片的布搭包頭,分別綴于左右兩側,左側耳片下系有流蘇吊穗,意為頭發,包頭上方不封頂,為未婚女子包頭,新娘裝的頭飾在帽額前戴上一串銀珠系紅絲線的帽花,顯得十分嫵媚,已婚婦女頭飾梳卷盤髻,并上佩數枚半圓形、十字形或梅花形的銀簪;上穿寬大上衣,袖口短而寬,袖子上鑲著紅、黃、綠色綢布,未婚女子用紅色綢緞鑲邊,已婚女子用綠色和藍色綢緞鑲邊,領口、襟邊縫釘銀泡裝飾,上衣胸前拼一塊鑲滿銀泡和挑花刺繡的胸飾片,代表星星和月亮,意為向往純潔美好的幸福生活;下著黑色的土布筒裙,裙腰打折系腰帶;小腿著繡制精美圖案的綁腿。
4. 白族服飾
白族服飾,素有“清漿白洗”之贊譽,男女均以“青”“白”兩色為主色調。少女蓄長發辮盤于頂,蓋一條“三角帽,也稱魚尾帽”,中年婦女先把一條自制的白色布巾纏緊于頭上,再上蓋一頂別致“三角帽”,白族語稱“嘬暮芝”,左右蓋耳延伸至下頜,以銀泡、亮片等作裝飾;上穿黑色長尾衣,高領,右衽,布紐作扣,袖長及腕(黑布與藍布相拼),后尾衣長及小腿,領邊、衽邊、袖口鑲有卷云圖案,表示內心潔白如云,待人誠懇;腳穿“鳳頭鞋”,當地又稱“勾頭鞋”。男子頭包一條白色長毛巾,上穿漂白對襟襯衣,外套靛青土布三明包短上衣,下穿寬襠青、藍色長褲,喜穿白毛邊底鞋。
5.拉祜族服飾
尚黑是拉祜族服飾特點,服裝均以黑布打底,傳統的拉祜族女子服飾,長衣長褲型。拉祜族姑娘婚前戴帽子,婚后戴包頭(與哈尼族墮塔支系的包頭相似);上穿藏青色上衣,立領,右衽,布紐作扣,窄袖,袖長及腕,領口、衣袖、肘關節、襟處滾花邊或鑲銀泡;下穿青藍色布料制成的寬大褲子,褲腰用不同顏色的布拼制成;腳穿滑底繡花鞋。
6.苗族服飾
苗族女子服飾,長衣百褶裙型,主體顏色為紅、白、藍色。頭戴紅藍格花方巾,打結于腦后;上著右衽無領繡花衣;下穿用白蠟描底、藍靛染色、帶有美麗挑花圖案的“白褶裙”;腳纏綁腿。男子服飾多與彝族支系山蘇相近。
(四)民族醫藥
元江縣的少數民族在與疾病斗爭的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醫藥知識,掌握了許多特別的治病妙方和手法,并世代相傳。
1.哈尼族醫藥
哈尼族民間醫生多為草醫,草醫給人治病靠察顏觀色,切脈問病而診斷病情,所用藥物俱是山間動植物藥材。草醫對于腰疼、瘧疾等山區常見病的治療具有較好療效,尤其是對骨折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在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中享有較好的聲譽。但哈尼族草醫一般不輕易向外人傳授治療的技術和藥方。
在藥物整理方面,民間草醫經過培訓開始轉向現代藥理知識的掌握,在各級人民政府和衛生部門的幫助下,哈尼族草醫配合各族醫務人員,積極獻方獻藥,不斷地發掘和整理哈尼族的傳統藥物,經過多年努力,于1981年編輯出版了一本《元江哈尼族藥》,該書收集了100種哈尼族草醫的常用植物藥,隸屬54科,87屬,對哈尼族藥作了第一次系統的識別和整理,使哈尼族藥通過文字記載而能傳揚后世。
在治療骨折時,哈尼族草醫常用“一口血”草藥來接筋骨,調氣血,將鮮品適量搗細,調溫酒適量,拌勻,敷于患處;治月經不調,也可用本品10—15克,馬鞭草5克、草血竭5克,水煎服;治療風濕麻木,常化“七葉蓮”來祛風逐濕,舒經活絡,止血止痛,本品50克、葉下花30克、泡酒0.5千克,每次服20毫升;若治療跌打損傷,本品50克水煎服;治療咯血、吐血、便血,本品30克、刺黃連尖15克、紫丁香根15克,水煎服;治療血虛體弱,本品根皮30克搗細,燉蛋吃;治療濕熱黃疸、慢性肝炎,常用“大青葉膽”來清熱、利濕,本品50克、龍膽草15克,水煎服;用于感冒咳嗽、咽喉疼痛,本品25克、貫眾20克、橄欖樹皮20克,水煎服;若治風火牙痛,本品填擦痛齒;治療感冒腹脹,常用“鳳尾參”來驅風追濕,益氣安神,本品15克、石椒草15克,水煎服;治小兒驚風,本品根15克、地胡椒5—7粒,水煎服;治風濕腰痛,本品根0.1千克,泡酒0.5千克,每次服10毫升;治腎虛腰痛,用本品30克燉肉吃;治脫肛、脫宮,本品根0.1千克,切碎裝入豬大腸內煮吃;治心慌心跳,本品根0.1千克切碎裝入豬小腸內煮吃;治水火燙傷,將本品葉焙黃研末敷于患處;治腸鳴泄瀉,常用“水蕎麥”來澀腸止瀉,本品15克、石榴皮10克、地榆15克、烏梅15克、水煎服。
2.彝族醫藥
彝族醫藥歷史久遠,彝族以哎哺之氣的演變和五行相生相克之說解釋人體生理病變的變化。重視問診、望診、舌診及對致病原因的診斷,并多以此為基礎對各種疾病作了大致歸類。如把風濕、腸胃型感冒、腸風下泄之類當為“糾豪”,意為“受寒染疾”。把抽風、尋麻疹等歸為“咪西豪”,意為“風邪染病”。把急性腸胃炎、腹瀉、胃腸痙攣絞痛等歸為“牛澤”意為“病從口入”,傳染病歸為“諾別”,慢性病歸為“諾糾”,雜癥歸為“諾乍”等等情況。
彝族具有不少靈活應急的對癥治療手法,如刮痧、針刺、撥罐、割治、按摩等。羊毛痧常用紙柱蘸香油點火燒爆或用針挑淤血點;麻痧用麻線刮;泥鰍痧用指勾關節趕;黑痧用指勾縫夾拿。彝族針灸稱“枚針”,針型呈寶劍頭菱形,較粗狀,保留著古代從砭針進入針灸初期的特色,消毒劑常用靈貓香泡酒。治療老痼疾多用撥罐,撥罐手法有火罐、氣罐、水罐等,能以罐力撥出體內滯留的組織夜。對小兒疳積,成人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常用割、挑治療手法,多在掌內大魚際肌等處進行,用刀劃開擠出皮下脂肪如魚卵狀滯積物而達到治療效果。在骨科中,彝族也有其特點,在診斷上,重視傷者對稱關節的對比;在正骨手法上,強調針刺入血,之后以按、摩、揉、搖、推、拉、旋、搓等進行復位,再行敷藥,骨拆部位固定的夾板常用芭蕉莖殼,呈半圓筒形的芭蕉莖殼不僅在彝山取材方便,而且便于手術中包扎固定。在彝族聚居地區對傳統彝族醫藥進行發掘整理。整理出流傳于洼垤鄉一帶的李四甲抄本和李榮春抄本,并收入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哀牢山彝族醫藥》一書中。如治療風濕泡腫,彝族民間有兩個驗方:方一,香附適量(20克)、黑蛇骨(焙黃)適量(10克),泡酒或研末服用;方二:通光散適量(30克)水煎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用仙鶴草適量(25克)泡酒服用。治風濕抽搐,用紫背天葵適量(20克)、巖羊角(焙黃存性)適量(10克)、草果適量(2枚)水煎服。
3.傣族醫藥
元江縣傣族居住地區歷史上被稱為“煙瘴之地”,常見地方病瘧疾、痢疾、霍亂、腦炎、天花、百日咳等傳染病常年流行,使人望而生畏,有恐言道:“要過元江壩,先把老婆嫁”。過去廣大傣族人民缺醫少藥,生命毫無保障,掙扎在死亡線上。傣族的醫藥有自己獨立的理論,對某些病癥的療效則頗具獨到之處。傣醫以居家看病為主,極少外出行醫,治病常用望、問、摸、切,所用藥劑皆本地的動植物,以植物為主(主要是植物的根、皮、葉部分)。元江傣醫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東峨那拱村的白延貞(又名白巖陶)、大水平大北田村的白玉珍、那整村的刀天明。白延貞長于外傷科,以梅花針刺穴出血、撥火罐,并輔之以祖傳草藥配方,主治各種創傷、蛇毒傷及無名腫痛有特效。白玉珍主治骨折、風濕麻木及婦科病癥(閉經、子宮脫落、月經過多、不孕癥等),遠近聞名,就醫者甚眾。刀天明也是祖傳醫術,以治療痢疾、霍亂等癥著稱。
4.其他少數民族的醫藥也各有特點
白族用嚼檳榔來健胃護齒;用竹鼠血泡酒喝來治哮喘;用過濾的煙筒水來治痧癥;用黑蛇骨泡酒治風濕麻木;用山楂來健胃等等。
拉祜族用酸木瓜泡酒治風濕;用木姜子煎服來治療消化不良、腹脹、中暑;用巖羊血泡酒治哮喘;用黑芝麻焙黃研未,沖開水,滴數滴鮮公雞冠血,燉服治麻疹;若被蜂蜇,用茨菇葉搗碎包敷即可消毒;若頭痛,用垂柳枝烤熱剝皮,包敷頭上;若被蜈蚣咬,用人耳屎在紅腫處涂擦;若咳嗽,用小白芨搗碎為末,燉雞蛋吃或拌蜂蜜吃。
苗族在長期與疾病斗爭中,人們普遍掌握了一些治療感冒、痢疾等一般常見病的單方、偏方,掌握了放血、刮痧、撥火罐等治療一些常見病。
(五)音樂舞蹈
元江縣民族眾多,各民族歌舞歷來獨具特色。
1.哈尼族棕扇舞。棕扇舞是集歌、舞、樂、競技和仿生表演于一體的綜合性舞蹈藝術,特色鮮明、技巧多樣、舞蹈動作不拘一格、不求統一、舞姿多變、純真敦厚、樸拙風雅、相映成趣、腳步顫動、起伏開胯、左右忍步、原地忍步、手臂甩轉、即興表演、可繁可簡。棕扇舞蘊涵了哈尼族傳統文化中的深層天人觀念、思維模式、價值取向、歷史觀、道德觀,除了突出的藝術審美價值以外,在民族學、民俗學、社會學、宗教學等學科領域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舞蹈體現的深沉、古樸、柔韌、粗獷的特點,是哈尼族民族性格的集中表現,其中深沉、內斂的秉性表現的是哈尼族忍辱負重和不屈不饒的精神,以及勤勞樸實、吃苦耐勞的品格,而粗獷、豪邁的特點又是這一民族不畏強暴、剛柔并濟的精神意志的重要體現。作為哈尼族傳統文化藝術寶庫中一枝瑰麗的奇葩,棕扇舞具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底蘊和杰出的價值,2011年成功躋身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行列。
2.彝族煙盒舞。彝家煙盒舞,圍圈而唱跳;聽見四弦響,腳桿就發癢。
3.傣族蒙面情歌。傣族蒙面歌,韻律平而沉;恰似吟似唱,常以景喻情。
4.白族洞經樂。白族洞經樂,典雅而古樸;藏絲竹樂風,集儒雅道逸。
(六)語言文字
1.文字
元江各少數民族中,只有彝族擁有自己的古老彝文。元江彝文是一種以表意為主的文字,一般為一字一音節,其文字總數約有兩萬余個,常用字約2000個左右,其基本特點是綴字成文。元江通行的古彝文,形在篆、隸之間,多呈長方橫臥行,書寫行款一般是直列右行。隨著歷史演變,古彝文字筆畫簡化,結構也比較規范化,但還是以表音為主,在使用時轉音或引深其意,有時也用于表音。彝族文字,與中國甲骨文、蘇美爾文、埃及文、瑪雅文、哈拉般文相并列,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而且可以代表著世界文字一個重要起源。元江縣境內現存的彝文有《吾查》《門查》,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1999年);《魯巴林與都荻鶯》《門拜歌》《母吾奕支叟》《阿非叟》《喜作叟》《莫合》《黑朵番》《普大王》由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1987年);《篤慕子孫》《勒舍依哲左》《貝瑪書》《奪堵候》等30多種類型的古彝文本。
2.學會
元江縣先后成立了白族學會、彝族學會、哈尼族學會、傣族學會。出版了《元江哈尼文化》第一輯,第二輯,《元江哈尼族史略》《元江縣彝族志》《元江傣族文化》《元江縣彝族音樂》《元江民間文學》等大量的書籍刊物。
(七)工藝美術
1.傣錦
傣族精心織造的“五色織錦”(傣錦),早在元、明時期就被中原皇朝指定為交納的方物(貢品)。傣錦圖案紋飾可分象生性圖案和幾何形圖案兩類,其本身代表著由寫實到象征的發展過程。像生圖案有動物、植物、人物、建筑等;幾何圖案是通過直線、曲線、波折線的交叉、重合、疏密組成。這兩種圖案多數并用,在構圖上也講究主次疏密得當,并充分利用點、線、面多變手法使圖案具有韻律節奏美。 2.土陶制作
澧江街道土鍋寨彝族卜拉支系土陶制作要經過,采料、曬料、舂料、篩料、和泥、制胚、燒制等7道工序。制作土鍋外,還以夾砂黏土為原料,制作缸、甕、盆、甑子、缽、碗、蝶、燈盞、盤、煙斗、葫蘆、壺、杯、罐等數十種夾砂黏土陶制品。
3.根雕
李元生根
雕藝術作品《九龍十八寶》
李元生,乳名四八,男,白族,云南玉溪市元江縣人,擅長根雕。李元生先后創作了藝術品位較高的《送子觀音》《金龍獻寶》《哪吒鬧海》《人與自然》《九龍十八寶》《聶耳之聲》《紅塔山開幸福花》《哀牢雄風》《壽星》《背水女》《紅塔興·玉溪興》《福祿壽花尊》《九龍茶幾》《九龍傳說》《奇石圖紋瓶孔圣人》《笑佛》經典作品。作品常常用夸張錯位的藝術表現手法,寫實與寫意相結合,力求完美的統一與協調。使整個作品充分顯示出了新時代民族民間工藝獨具匠心的藝術才華,又再現樹根自然物體的真實面目。同時雕刻藝術也襯映得體,作品圖案清麗雅致,色調和潤,純澤自然,雕琢粗獷與細膩,給人予原汁原味,表現了云南民族民間木根雕刻藝術的風采。總而言之,它不但給人們帶來藝術美,還有自然美、夸張美,即有寫實又寫意的朦朧神奇之美,是件有哲理性、多美化的藝術精品。
(八)天文歷法
1.哈尼族十月年
以農歷十月為歲首正月,全年分為三季,即冷季、暖季和雨季(熱季),每季4個月,每月30天,日以十二屬相命名。
2.彝族太陽歷
彝族太陽歷的使用年代在秦末漢初,源于夏代以前的西羌文明,它將一年分成十個月,每月分為36天整,不分大月小月,過完十個月后的五到六天,稱為“過年日”。
二、特色文化資源保護與發展的主要問題與困難。
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民族文化(民風民俗、服飾、歌舞、競技等)雖于很多方面“沿尋古意”,卻也不少“文變今情”,它特有的莊重、凝練、含蓄和神秘的古韻逐漸變淡,及其悅心悅意的功能出現不斷弱化的趨勢,面臨著逐漸被邊緣化的嚴峻挑戰,有的甚至面臨消失殆盡,傳承保護工作任重道遠。當下,元江縣特色文化資源保護與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主要有:
(一)特色文化資源日趨邊緣化
依靠口傳心授方式加以承傳的民族文化正在不斷消失;許多傳統技藝瀕臨消亡;大量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珍貴實物與資料遭到毀棄或流失;隨意濫用,甚至脫離民族文化實際而杜撰、臆造特色文化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二)特色文化資源保護與發展經費亟待追加
當下特色文化資源建設經費不能與特色文化保護與發展的緊迫性相適應。特色文化資源保護經費尚未納入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整體規劃,與保護、發展相關的一系列問題不能得到系統性解決,保護標準和目標管理以及調查、收集、整理、記錄、建檔、展示、人員培訓等工作相對薄弱,保護與管理資金和人員不足的困難普遍存在。
(三)保護與發展意識淡薄
重申報、重開發、輕保護、輕發展的現象比較普遍。甚至借“繼承”“創新”之名隨意篡改民俗藝術,損害了特色文化的原真性。
(四)保護與發展工作中存在建設性破壞和保護性破壞的雙重問題。
由于認識不正確,或出于良好愿望、或出于經濟目的,建設性破壞和保護性破壞,常常是在加強保護和開發利用的名義下進行,更具有危害性。對農村進行新的建設,這本身是件好事,但是由于特色文化大部分都保存、流傳、盛行在農村,如果建設不當,很容易對其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如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如果不對蘊含歷史特色文化內容的有形遺存加以認真保護,那么承載這個村莊歷史文化記憶的載體也就蕩然無存。過去幾十年來,這一方面已經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保護性破壞的危害也很明顯。一些項目被確定為保護對象后,一些人片面地去開發它的經濟價值,如對古老村落的過度旅游開發和一些手工藝項目的大量機械復制,使這些項目顯現的某種人類文明以及這種文明成長的過程,因我們的“保護”而中斷。在旅游開發的目的下,一些原生態的歌舞,按照當代膚淺、時尚的審美趣味加以改造;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制作大量機械復制;古老村落成了喧囂的鬧市。從表面上看,似乎是被保護項目的繁榮,實際上是對特色文化遺產的一種本質性傷害。
(五)缺乏特色文化保護人才,沒有常規的經費保障,設施設備稀少,項目保護經費不能及時到位等問題仍然存在。
三、特色文化資源發展的建議。
(一)注重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一是以文化遺產日、重大節慶活動為載體,深入宣傳特色文化;二是通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讓社會各界充分了解特色文化;三是充分利用大眾媒介對特色文化保護與發展工作進行宣傳和示范,增強全民保護意識,達成社會共識,提升我縣特色文化知名度和影響力。
(二)加強保護,注重逐級申報工作,增加特色文化資源保護與發展經費。
(三)加強挖掘整理
積極組織專家團隊到各民族村寨進行收集整理,把祖先流傳下來的和已經消失或即將消失的——習俗,如“黃飯節”“開秧門”“苦扎扎”“新米節”“掌臘”“咪嘎函”“除臘”“體臘”“合博呆臘”“花街節”等;歌舞,如《栽秧山歌》《元江縣彝族音樂》等方面的特色文化分類匯編,載入史冊。讓源遠流長的特色文化代代相傳。
(四)加強傳承隊伍建設
注重特色文化傳承隊伍的培養,鼓勵各種傳承方式。首先鼓勵個人、家庭、群體傳承方式,對于一些被特定的個人、家庭、群體所保有的特色文化采用這種方式是最有效的,也是其他方式所無法代替的。其次鼓勵學校采取教育傳承方式,這是最有影響力,最有價值的傳承方式。
利用特色文化資源優勢,開發文化旅游產品。
堅持保護為主、合理利用的原則,既要保留特色文化的原生態和本真性,又要通過旅游開發向外界宣傳推廣。對傳統技藝類特色文化,通過生產性保護方式,加以合理利用,為旅游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新鮮元素。對傳統表演藝術類特色文化,一方面注重原真形態的展示,另一方面通過編排,成為具有元江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節目。
(元江縣民族文化研究所——石勝)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
上一篇上一篇:玉溪元江:奏響家庭創建六音符 遍開民族團結幸福花
下一篇下一篇:玉溪元江:彝族仆拉土陶制作歷史與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