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馬龍張安屯街以普法為抓手 “六個結合”開創和諧新風
時間:2021-10-21 11:50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近年來,馬龍區張安屯街道司法所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為中心,以創建“楓橋式司法所”為契機,全面推進“四個一”(一路、一園、一林、一村)建設為載體,著力打造“四新工程”,積極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轄區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深入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多層次依法治理工作,建立完善了“街道—社區—村組”三級普法網絡,積極培訓普法骨干,拓寬了法律服務空間。利用安全宣傳月、法制宣傳日等重要日子營造法制宣傳氛圍,宣傳《民法典》《憲法》《義務教育法》《代表法》《森林法》《食品衛生安全法》等內容,通過宣傳,努力營造尊重法律、崇尚法治、依法辦事的良好氛圍,逐步提高張安屯街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張安屯街道司法所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摸索,把法治宣傳融入到人民調解、社區矯正等司法行政各項業務之中,結合張安屯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等特點,實現了法治宣傳的“六個結合”。
(一)法治宣傳與日常學習相結合。組織街道機關干部參加學習《民法典》,使學法與工作相互結合、相互促進,保證學法人員按時完成學習任務。
(二)法治宣傳與疫情防控相結合。積極開展刑法、傳染病防治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突發事件應對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工作,積極組織開展疫苗接種。
(三)法治宣傳與人民調解相結合。通過加大普法力度,在調解比較典型的案例時,注重“以案說法”,宣傳相關法法規,有利地促進了矛盾糾紛的及時化解,同時又達到了普法的目的,進而逐步提升廣大人民調解員依法調解的能力,有力地促進基層人民調解工作的良性發展。
(四)法治宣傳與服務非公經濟相結合。借助安全生產檢查、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和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契機,選取和發放與商家、企業有關的法律法規材料,以供日常學習和宣傳教育,受到商家、企業的廣泛好評。
(五)法治宣傳與社區矯正相結合。重點講解《民法典》《社區矯正法》《刑法》《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等關于社區矯正人員撤銷緩刑、撤銷假釋、收監執行等情形的規定,以此讓轄區的社區矯正人員對社區矯正期間該遵守的法律法規有了直觀而深刻的認識,在警示教育和普法的同時也能預防違法犯罪。
(六)法治宣傳與法律援助相結合。加強開展法律援助宣傳,提高老百姓對法律援助的知曉度,讓這一惠民政策在基層落實好,確保援助信息暢通,援助程序無障礙。
張安屯街道有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268人,占總人口的2.65%(其中:苗族118人,占少數民族的44.03%)。針對新形勢下民族工作新特點,張安屯街道司法所“三個聚焦”抓好少數民族人民調解工作,實現民族間矛盾糾紛有效調解化解,促進民族團結發展。
(一)聚焦調解隊伍力量提升。加強培養少數民族人民調解員特別是“雙語調解員”,加大涉少數民族矛盾糾紛調解能力培訓,邀請“寨老”“土律師”參與調解,充分發揮“民間法官”人民調解作用,強化少數民族人民調解隊伍力量。全街道設少數民族調解員2人,今年共開展基層人民調解培訓8余次。
(二)聚焦法治宣傳教育建設。針對少數民族地區風俗習慣、矛盾發生特點、調解工作規律等進行調查研究、查擺問題,以問題導向推進民族地區人民調解工作向縱深發展。針對少數民族地區特色,開展送法進校園、送法進村寨等法治宣傳活動,推進少數民族地區法治建設。今年以來開展人民調解工作調研8次,法治宣傳11余次。
(三)聚焦人民調解技巧融合。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針對涉少數民族群眾的矛盾糾紛,通過“雙語人民調解員”精通多語言優勢打破語言壁壘,充分尊重和依法運用少數民族村寨民族習慣和“村規民約”調解糾紛,鼓勵部分村規民約內容以協議的形式進行司法確認,揚長避短,多種調解方式融合提升調解技巧,有效保障民族群眾的合法權益。今年以來,運用民族規約成功調解涉婚姻糾紛1件、鄰里糾紛11件、房屋宅基地糾紛4件,損害賠償糾紛8件,共計26件。
張安屯街共登記刑釋解教人員35名,社區服刑人員11名,為做好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工作,避免“兩類”重點人員重新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穩定。張安屯司法所對社區矯正人員和安置幫教人員回歸報到后,采取“五項到位”措施,做好社區矯正人員和安置幫教人員的生產、生活、思想工作。
(一)接訪到位。通過第一時間接訪,及時掌握社區矯正人員和幫教人員的思想動態,特別是刑釋人員在監獄的表現,有何特長,便于制定幫教計劃和措施;
(二)家訪到位。通過家訪,及時了解社區矯正人員和幫教人員的家庭、鄰居、親朋好友的情況,正確引導社會力量,開展幫教;
(三)談話到位。通過一月一次社區矯正對象、進行社區服務,集中教育學習。正確把握社區矯正人員和幫教人員的生產、學習活動情況,有無不良行為,及時開展思想和心里疏導;
(四)回訪考核到位。通過季度或半年的回訪考核,準確掌握社區矯正人員和幫教人員的社會關系,及時進行分類幫教;
(五)推薦和提供就業到位。通過推薦和提供就業,使社區矯正人員和幫教人員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和經濟收入,及時轉入良好的軌道,過自食其力的新生活,從而避免重新違法犯罪。
張安屯街道自成立以來無“民轉刑,刑轉命”案件發生,張安屯街道司法所2017年11月獲得馬龍縣“法治之路 平安馬龍”法律知識競賽組織獎,2019年11月獲得馬龍區“法治之路 平安馬龍”法律知識競賽三等獎,2019年度全面依法治區工作考核為優秀,2020年11月獲得馬龍區“法治之路 平安馬龍”法律知識競賽一等獎,2020年12月獲得曲靖市“法治之路 平安曲靖”法律知識競賽優秀獎。
來源| 馬龍區司法局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
上一篇上一篇:曲靖市舉辦非法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管理執法培訓
下一篇下一篇:注意!曲靖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最新通告